十月, 布达与佩斯

作者: 阮小墨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03:31 被阅读0次

写在出发前:

事实上,直到订好机票把布达佩斯作为生日旅行的目的地时,我对于这座城市依然是无感的。当我真正地开始发自内心地去期待这场旅行,是在做了布达佩斯的攻略,读了关于它的书和看了关于它的电影之后的。这个城市在文字和音像中愈发生动起来。

这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愈演愈烈。但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不太懂浪漫,凡事要把Plan A做到事无巨细,甚至还要有Plan B的工科女来说,“说走就走的旅行“是有违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论的。之前一个坐火车认识了一个印度人,如果要把对旅游的狂热分为十级,那我想他怎么也有八级或九级。他会在周五晚上临时起意买一张机票,带上几件随身物品飞到另一个城市。恐怕直到周五的早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周末会在哪里度过,米兰,马德里还是斯德哥尔摩…当我们聊起各自的旅行观时,他笑我不够洒脱,我觉得他是人傻钱多。在我看来,说走就走的旅行“考验的从来都不是情怀,而是钱包。然后,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分享那些旅途中的交集和各自的见闻。毕竟,这世上蔷薇猛虎皆为个性。

Day 1 "流浪的冲动和浪迹天涯本身就是一种爱情"

旅行的第一天,或多或少都有些冒险的成分,从下了飞机那一刻,就开始被动接受所有陌生的信息,异国的人,语言,交通,货币,食物…先前看到过德国作家Hermann Hesse的一段话,很有意思:旅行的浪漫,一方面来自于对冒险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潜意识里的冲动,想将官能上的欲望升华,任其化为烟云消失无踪。身为流浪者,我们这样的人总将爱情深藏,只因爱情无法实现。“

从汉诺威飞到布达佩斯不过是一个半小时的行程。以至于我没有太多的感觉-自己已然到了另一个国家。感官上不过是从一个下雨的城市到了另一个下雨的城市。

从机场到民宿要转两趟车。匈牙利的公交系统跟德国不太一样,公交车票要在自动售票机上购买,单程是350福林,但如果上车后和司机购买车票就要多出上100福林。至于汇率,1欧大概是300福林,但是在机场exchange只能换到240福林。而且布达佩斯的单程票是不允许换乘的,每次换车都得重新购票。

有趣的是,机场里从不同国家飞来的六七个年轻人很快就自动抱团在了一起。在公交车上我们幸运的碰到了一个善良的尼日利亚小哥,他已经在布达佩斯生活了五年,热情的帮我们提行李,用英语教我们如何买票和换车,最后还慷慨的替我们所有人买了车票。

当换上通往市区的地铁时,大家终于有了座位,场面有些狼狈,细雨打湿了头发和衣服,已是饭点不同肤色的一排人饥肠辘辘地分着两袋威化饼干。我问尼日利亚小哥是不是也住在市区,和我们顺路回家。小哥说他家其实是住在布达佩斯的郊外,只是看我们一群异国人初来乍到,才专门送我们到市区,然后他再坐车回家。这个世界,有时候可以邪恶到超出你的想象,有时候也可以美好到超出你的想象。

布达佩斯的第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整个城市泡在雨水中,有些压抑。想起之前看的电影Gloomy Sunday,倒也是应了此时的景。

安德拉什大街

预定的民宿在与安德拉什大街相邻的街上,楼下各色餐馆,酒吧,24小时便利店一应具有。民宿的经营者是两个年轻匈牙利姑娘Brownie和Becca。白天她们打理着民宿,晚上九,十点闲下来就去楼下的酒吧Retox喝上一杯。布达佩斯的物价真的算得上亲民,在Retox花上300福林就可以点上一杯啤酒。每周日晚上这里会有一个JagerTrain的派对,4000福林可以买上5杯Jager Bomb你可以选择独享,也可以赠送给陌生人。当300杯红牛兑上Jagermeister呈多米诺效应依次倒下,派对的气氛到达高潮,如果不干了手中这杯又该如何收场?

Photo from Becca

Day 2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去过了布拉格和维也纳,布达佩斯总是让人有些似曾相识--多瑙河上游的维也纳,伏尔塔瓦河上的布拉格--同样都是被上帝眷顾的城市,让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添了许多灵气。

布达佩斯实际上是由三座城市组成的- 1873年布达,老布达和佩斯合并成了今天的匈牙利首都。多瑙河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左岸布达,右岸佩斯。布达和佩斯通过横跨多瑙河的九座大桥彼此相连。

自由桥 (约瑟夫桥)

今天买了一张72小时的公交票,省去了很多换车打票的麻烦。清早,从地铁站Deák Ferenc tér换乘16路巴士就可以去多瑙河另一岸的布达了。巴士从塞切尼链桥上开过,一路驶向城堡山。在河右岸正对着链子桥的是格雷汉姆宫,如今成了四季酒店。

想起几年前还在追韩剧时,有一幕男主骑着摩托车从这座悬索桥上疾驰而过,唯美的慢镜头和有点压抑的BGM。那时的我应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乘坐这么平凡的交通工具,沿着电影里的那条路走过。这么多的日子过去了,韩剧的名字和男主的脸都模糊了。但神奇的是,站在桥上的这一刻,当时看这一幕剧时悲壮的心情又被再次温习了。

塞切尼链桥 链子桥头的石狮

乘16路车到了Szentháromság tér下车就可以看到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了。教堂前挺立的是欧洲常见的三位一体圣柱,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马加什教堂是罗马天主教堂,最初建造于1015年,目前的哥特式建筑始于14世纪,在19世纪时经历了一场大修。历代国王的加冕仪式常常在这里举行。1867年,37岁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30岁的茜茜公主加冕成为匈牙利的国王和王后。教堂右侧挺拔的钟楼和砖红色的屋顶让教堂多了些清新灵动。

马加什教堂和圣三一广场 马加什教堂背面

哥特式教堂多会装有彩绘玻璃,阳光透过色彩斑斓的铅框玻璃窗照进教堂,像是神灵的圣光。由于来得早,教堂里还是空空的,点了一只祈祷蜡烛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 愿余生,可以常微笑,不流泪。不管是不是可以许愿,反正我是许了,过生日的人最大。

马加什教堂内部的穹顶和彩绘玻璃 马加什教堂内部的雕塑和壁画

出了教堂走上渔人堡,可以俯瞰多瑙河,眺望对岸的佩斯。卖艺的大叔匆匆吃了几口面包,拉起了手风琴。

渔人堡、以及拉手风琴的大叔 从城堡山俯瞰国会大厦

在渔人堡碰到了一个来到了黎巴嫩的姑娘,我们相互对视了几秒,觉得或许可以共同走上一程。我猜想,这大概是长期独自旅行练就的敏锐。聊了几句,倒也不冷场,就索性结伴同行。这个黎巴嫩的姑娘叫Hiba,在此之前已经一个人在欧洲行走了半个月,布达佩斯是她的最后一站了。

当我们步行到布达皇宫时聊起了电影《茜茜公主》。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部影响了全世界女性的电影。Hiba谈起读过的茜茜公主传记,书中茜茜公主说过会一直的旅行下去直到死亡—Hiba说她也会这样。环顾皇宫恢弘的建筑,Hiba开心地告诉我,她觉得这种体验很神奇,今天我们走在茜茜公主走过的路上,看着当年她看过的景致,虽然相隔了一百多年,我们的心情却是如出一辙的。

黎巴嫩姑娘Hiba

初见Hiba时,我以为她不过二十四,五岁,应该还是个学生。攀谈之后才知道她早已工作,也已三十三岁了。可是,这样一个女子,依然常常害羞脸红,可以不顾形象的趴在一滩水洼前拍照,谈到那些看过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会雀跃激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候,是生活限制了我们太多的想象。

电影Gloomy Sunday里的雄鹰 谢谢夏威夷爷爷的照片

下了城堡山沿着多瑙河一路向南,就到了伊丽莎白桥。伊丽莎白桥建于19世纪末,是一座通身全白的悬索吊桥,据说是”多瑙河上最优雅的大桥“。布达这一侧是自由山,佩斯那一侧则是直通瓦茨大街—布达佩斯最热闹的步行街。

伊丽莎白桥

经过伊丽莎白桥步行到佩斯,就可以坐上2号电车。2号电车线被评为世界上10大最美电车线路。金色的夕阳里乘着摇晃的电车可以欣赏到多瑙河沿岸的风光。

2号电车

晚上随便走进一家当地餐馆,餐厅的侍从基本都会英语和德语。不超过5000福林就可以吃饱喝足。只是不巧去的那几天赶上上火口腔溃疡,也对口味难以鉴定。

土豆奶油汤和迷迭香培根 甜椒香辣鸡配意面

Day 3 „喝酒,游船,泡温泉,听歌剧...总有一处让你欢喜“

布达佩斯是一个能满足你所有欲望的城市,慷慨的包容着来自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到访者。如果你是个文艺小清新,这里有风情各异的咖啡馆和皇家图书馆;如果你是个文化迷,不妨去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和古董店看一看淘一淘;如果你痴爱艺术,各大剧院和美术厅就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你和我一样不过是想逃离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偷偷懒,那就不妨来这里游个船再泡上个温泉。

原本计划今天参观国会大厦,奈何碰上匈牙利国庆日国会大厦免费开放。一大早等候参观的队伍就已经排满大半个广场。实在没有心情,在雨中排上三个小时队,就选择去北面的玛格丽特桥远观一眼国会。匈牙利的国会大厦是欧洲第二大议会建筑,典型的新哥特式风格,拱顶、尖塔、浮雕和饰纹。

从玛格丽特桥上直接乘坐4号或6号电车到布达佩斯西火车站。4号和6号电车线路是世界上最长的电车线, 环绕佩斯并且连接到布达。西火车站是由当年埃菲尔铁搭的设计团队建造的,1846年投入使用。那个传说中世界上最美的麦当劳就在这栋建筑里。

布达佩斯西火车站 最美的麦当劳

从M1地铁站Opera出来就是安德拉什大街。附近有两个剧院,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国家歌剧院,另一个是稍稍小众的轻歌剧院。路上同行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当地少年,他说晚上要和几个朋友去剧院听音乐会。我在布达佩斯的这几天正好赶上巴黎圣母院在轻歌剧院上映,十几欧就可以买到一张票,可惜三周前所有票都已售光。少年说,演出的票大多提前一个月开售,碰到热门的演出门票很快就被一抢而光。

布达佩斯国家剧院

在安德拉什大街上有一条世界上第二条修建而成的地铁,至今已经110多年了仍然在使用中。地铁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已经相当老旧了。从地面通向站台的阶梯式电梯也有些年头,运行速度特别快,起码比德国快了一倍,所有上下电梯都要特别快速小心。

乘坐这条地铁线可以到达英雄广场。广场正中间是一座半月形的纪念碑,在1896年为了纪念马扎尔人统治1000周年,国会决定修筑这座纪念碑。纪念碑两边分别有七座人形雕塑,他们分别是截止到到19世纪末匈牙利的统治者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英雄广场的两侧分布是匈牙利艺术厅和美术画廊。艺术厅目前正在整修,尚无法参观。

英雄广场

在布达佩斯最大的乐趣就是泡温泉。匈牙利是世界上拥有温泉第二多的国家,据说是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就会有温泉冒出来。回了民宿收拾好衣物准备去泡澡,Brownie告诉我这种天气一定要好好尝试下室外池。我听完是坚决拒绝的,一整天刮风下雨,因为贪玩感冒就不好了。

塞切尼温泉位于英雄广场附近,兴建于1912年,是一个主体巴洛克式的建筑。整个塞切尼温泉有三个室外池,十几个室内池和各式桑拿,是欧洲最大的温泉浴场。说好了只待在室内池的,但是一到浴场被气氛感染了,还是奈不住兴奋冲到了室外池。虽然,外面只有10度,还下着连绵细雨,泡在温泉里完全没有冷意。

塞切尼温泉

晚上七点,天空渐暗。城堡,国会,大桥上的灯都点亮了。整个布达佩斯被晕染在灯光一方暖意下。多瑙河沿途有很多船务公司,随便买上一张票就可以夜游多瑙河。伴随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游船划开水面,在一个小时的行程中可以领略夜幕里的布达佩斯。十月的风,已经有了深深的凉意,裹上毛毯,捂着一杯热茶,倒还可以忍受。一天的行程就这样安静的在夜游中结束了。夜色太美,会让人忍不住向往明天,也留恋昨天。

夜色里的国会大厦 夜色里的布达皇宫 夜色里的赛切尔链桥

Day 4 „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

在布达佩斯的最后一天了,清晨早起想找个地方吃早饭。民宿附近有两个当地有名的咖啡馆, 一个是书店咖啡馆,另一个就是纽约咖啡馆了。书店咖啡馆在巴黎百货公司楼下,但是最近在翻修,要到2018年才能重新开业。纽约咖啡馆,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咖啡馆",始建于1895年,结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金漆浮雕,大型的水晶灯,抬头是绚烂的壁画,俨然像是一个奢华的宫殿。20世纪时,文人,名流和演员常常聚在这里,聊天创作。这个咖啡馆见证匈牙利甚至是整个欧洲文艺的美好时代。至今,咖啡馆里还留存有些当时名家的手稿和画作。

纽约咖啡馆

进了咖啡馆,客人需在入口稍事等候,侍者为把你领到相应的座位上。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份蛋糕,价格的确要比其他地方贵上两三倍,就权当是让过生日的人偶尔任性一下。舒缓优雅的乐曲缓缓飘出,有种置身宫廷的幻觉。在布达佩斯,有时候音乐比菜单还要重要。

圣伊什特万神殿

吃完早饭去中央大市场赶个早集。中央大市场离自由桥桥头不远,人群已经熙熙攘攘了。这和我印象中的农贸市场完全不同,非常干净整洁,通风也很好。这里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手工艺品和食物。二楼还可以喝上一杯或吃点熏肉香肠之类的简餐。

中央大市场 到了布达佩斯发现匈牙利人真的很爱吃辣椒,干辣椒,辣椒粉,微辣,甜辣,变态辣。一直以来都不相信欧洲的辣椒会辣,专门点了一份红通通的辣椒披萨,真的有意外的被辣到。临走时还买了好几包当手信。
匈牙利辣椒
街角一抬头

写在后面: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这次的布达佩斯之行多少有些仓促,也留有些遗憾。有些想做的事儿没有来及做,有些风景还想再看第二遍。同民宿有一个来自新西兰的大叔,温和有礼,已经在布达佩斯住了两个礼拜,白天去城内或是周边小镇游玩,晚上回来坐在客厅沙发上喝着茶,安静地读着一本书,偶尔和我们这群闹腾的年轻人寒暄几句。希望很多年后的我,也可以学会生活的从容之道,无论是心境还是形态。

最后,想要用顾城的诗来道别:" 夜的深处,是密密的灯展 。它们总在一起,我们总要再见 。再见,为了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月, 布达与佩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v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