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近思录读书笔记004

近思录读书笔记004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10-26 00:05 被阅读0次

1.2

诚与神

(《通书·诚几德》濂溪先生曰)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天之道,乃太极,太极,无为无作,自然天成,纯粹洁净,圣人名之谓“诚”,天性之谓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世俗之人修道的过程,就是回归诚,使心灵回归澄净的原来状态。当不需要刻意努力就实现,不需要主观思索就能认识,凡事自自然然就合乎中道,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状态就是“诚”。天性自然流露,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样的人就是圣人。所以,周敦颐说,诚,无为,这是一种境界,而诚之则说修身的过程,修身有三重境界,即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而行之。

《周易·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也。”吉应为吉凶之略语,也就是伊川先生所谓的“专言”。几的本义就是微,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就是微不足道的事物,没有意义,只有圣者贤人能够洞察其中的发展趋势,它也就成了征兆,一种有意义的暗示。所以有志于学的人,不应该忽视那些微小的日常,从中可以看出善或恶的倾向。

人有五种美德,爱人为仁,做应该做的事为义,行事合理为礼,通达世事为智,持守为信。

所谓,性焉,就是诚,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安焉,即安而行之,故其为圣人。复者,努力回归本性之谓,执焉,利而行之之谓,故其为贤人君子。

《系辞》云:“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因此,濂溪先生在这里所谓的神,其实是指天道本体,小而无内,大而无外,是圣人也无法完全了解的,即使深入到最细小是事物,也不能发现道的具体存在,即使周遍所有的事物,也无法穷尽道的内涵。但是道确实存在,正如老子所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以称之为“神”。

诚与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形容道,诚谓道之至真,神谓道之至妙。圣人可诚之,却不能成神。

相关文章

  • 近思录

    时隔两个月,再次回到了久违的家中,神奇的是,任凭时光流淌,岁月如梭,它给我带来的这份熟悉,从未改变,也从未...

  • 日思录004

    昨天给子公司同事开展了一次案例分析的培训,没有想到子公司的分管领导也过来参训了,这也反映了她对我培训工作的支持,还...

  • 读《近思录》

    《近思录》,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七部基本经典之一。(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朱熹、吕祖潜编...

  • 20210905近思录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 近思录之四

    1. 某:有些人的反民主的论调无非是说:有人淹死了,所以绝对不能游泳!这种论证根本就是蠢货的逻辑! 磨牛沙:更多人...

  • 近思录之三

    1. 相声的精神不在讽刺,而在调侃,肆无忌惮的调侃。 2. 某些计量史学,我看像是会计专业做出来的。 ​​​​ 3...

  • 近思录之五

    1. 2017年读书不超过30吧?第二次失败,不,是第n次失败。我得不到使我提升的环境,依然是土法炼钢,创造了一二...

  • 【每日读书】近思录

    推荐语 梁启超先生言,“读此书可知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程朱理学是我国思想史发展重要的环节,其上继隋唐佛学...

  • 近思录之六

    1 他终于走了,我想找他在胡适去世时所写的话,送他。但一时找不到。大意,你到了地狱,继续战斗吧。又何必说战斗,继续...

  • 【读书清单】近思录

    1 近思 顾名思义,思考身边的事情。《论语》有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要广博,志向要坚定,要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思录读书笔记0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xh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