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长汀,乘车两个多小时,便到了永定,直奔土楼而去。
土楼,在福建的老建筑中,始终是令人难忘的地标性建筑。来福建多年,对于土楼这样的建筑奇葩,其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一直心心念念前往,但一直未能成行,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或者因为自己也是客家人的缘故,家乡赣南的围屋和永定的土楼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同一类建筑,这类建筑物后面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感和家的概念,应该是我一直心系其中的缘故。
从长汀出发到永定,2个多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洪坑土楼群。吃罢中餐,一行人便开始出发,走了几分钟便看到不远处的土楼群逐渐呈现在眼前,不久便来到素有“土楼王子”的“振成楼”面前。振成楼带给我的视觉感是压迫的。一尊硕大的原型建筑物赫然矗立在眼前,一种压迫感扑面而来,令人顿生敬畏的感觉。窃以为,这也就是当初土楼建造设计者的目的所在吧,首先在精神上对来犯之敌进行压迫打击,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个人管窥,不足道也。
但是土楼的建造确确实实是更多地为了御敌的功能。想当年,客家先祖们为了躲避战乱纷争,举族自中原南迁,他们来到永定,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且地处偏远,正好成为他们躲避战乱的坚强屏障。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但是,荒山野岭,一有野兽,二有土匪,为了安全,他们必然要为自己的生存建造一道坚固的屏障,于是,土楼这种建筑物运用而生。
振成楼外观全貌这座振成楼始建于1912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这栋楼的选址与设计者是楼主林鸿超先生。号逊之,清末的一位秀才。他用了5年时间,花了当时的8万光洋建造而成。这栋楼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选址极好。据导游说,振成楼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山,楼前地势开阔平坦,背后的山峰错落有致,连绵起伏;楼的右边有条小溪流,门前建有一口池塘,称为聚水宅前。这种选址正好吻合了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被认为是富贵吉祥之地。在传统风水学中,据说住在这种风水格局里的人,一定会家运昌盛,福泽绵长。
振成楼的整体外观就像一顶古代的官帽,左右两边建有对称的厢房,相当于官帽的耳朵。左边的厢房是加工“烟刀”的作坊,永定的烟草种植业始于明朝,十分兴盛,永定生产的晒烟色、香、味特佳。在清朝被乾隆皇帝御笔钦赐“烟魁”金匾,并定为朝廷贡品。烟草种植业也为土楼的建造和人才的培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土楼建筑的数量也不断扩展,建筑技术也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提高。右边的厢房是私塾,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导游戏称:楼主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深知,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说明楼主思想是极为超前的。事实上,振成楼这座小小圆楼,90多年间,先后培养了42位大学生,大部分是专家教授,其中有一位叫林尚安的还是中科院院士,所取得的教育成果显然是丰硕的。这与客家人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也是密不可分的。
走进振成楼,便发现它是由内外两环楼构成的楼中楼。外环楼是土木结构,高16米,分4层,一二层不设窗户,只要关上一层的大门,外人是难以进入楼内的。一旦发现进了盗贼,主人可以关上卦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偷盗者是难以逃走的。所以土楼还有防盗的功能。4层楼共有4道楼梯,从一层通往四层。一层是厨房、膳厅,二层是储藏食物的仓库,三、四层是主人的卧室。内环楼共2层,砖木结构,以前是专门给客人睡的厢房。整体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隔墙。全楼的结构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大厅,两口水井,三道大门,四部楼梯,五个小厅,八个卦,九个天井,二十个澡堂,三十六道拱门,大大小小的房间222间。”楼内现在居住15户人家,60多个人。
从这栋建筑物内外布置中为数不少的名人楹联看来,足见楼主林鸿超先生见多识广,交游甚众,他在民国初期被选为中央众议院议员,同当时的总统黎元洪。政要汤化龙、胡瑞霖等人都有交往,并得到这些名流的称赞。黎元洪为振成楼的题词有“里党观型”、“义形可风”、“义声载道”等。整体布置,透出那个年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不俗志趣。
为什么土楼会设计成圆楼?在导游的解答下,我们才明白,原来圆楼都是全封闭围合,没有拐角,更加易守难攻,并且同等周长下,圆楼的面积是方楼的1.2倍余,这意味着用等量的建筑材料,可以得到更宽敞的院内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圆楼中,相比于与方楼等形制,人们不再按照社会地位分配房间,而是平均分配空间,扇形的卧室大小一律均等,这种不分长幼尊卑极其平等的聚居方式,虽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显得极为不可思议,但也确确实实地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
这栋振成楼,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烟囱。导游让我们猜猜楼里的烟囱到底在哪里?原来在建筑墙体时,每间厨房的墙内都已预埋了排烟管道直通屋顶瓦面。那个年代,楼主环保意识显然超前无比,让人不由拍手称赞。
进入土楼内部的感觉,便恍然进入了另外一个天地。这里有古朴的屋檐、镂空的门窗,精美的雕花、斑驳的墙面,处处散落着家族与先祖的气息,仿佛那些远逝的足音并未远去,只是隐约在雨檐低落的光阴痕迹中,隐约在人们的日常烟火中。
想象着土楼里的人们曾经的生活,从一阵锅碗瓢盆的忙乱中开始,各家的生活气息,被锅碗瓢盆交织成一首轻袅炊烟的歌,此起彼伏的呼喊与欢笑,使饭桌上的亲情也变得浓郁温馨起来。
走出振成楼,我们又一路来到奎聚楼和福裕楼,其间感受,容后再表。
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共23018座土楼,其中圆土楼362座。直至今天,仍有六千万人居住在里面。千百年来,楼里的客家人和土楼朝夕相伴,在这里延续着客家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又一个家族得以在此生息繁衍,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得以在此落地生根。客家人用了近40代人的守护,同荣辱,共存亡,家即是族,族便是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座围起来的土楼里。它是年代的产物,更是客家人的骄傲。它见证了年代变迁传承客家文化,是客家人亘古不变的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