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净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持重守静;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一个万乘之国的君主,怎么可以轻浮躁动来治理天下呢?因为他们不能以重御轻,以静制动的缘故啊!要知道,轻浮便是失去根本,躁动就失去主帅的地位。、
引语: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得有一个适当的限度。“不知轻中”,人们常常以之责备人不懂事,不谙情理。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厚重。沉稳是好的,浅薄、轻浮是不好的。这是人世间总结出来的常识和常理。
人生一世,会有一些挣脱不掉的沉重的“负担”,它压迫着我们,挤兑着我们,让我们在精神上肉体上都屈从于它,直到我们被压倒在地,服服帖帖不再动弹挣扎。最最沉重的负担,往往同时意味着最强盛的生命力的滋长,伸直负担越重,生命就越贴近大地,人活得也就越真实。天地宇宙间最厚重的是大地。大地象征着母性,深沉无垠承受一切。反过来说,人没有了负担,缺失了承担的重量,也许真的就会比空气还轻,飘起来远离大地。“轻“的人的运动轨迹会随风而动,远离厚重的生命始基,于是一切都会变得不真实。
“轻”就意味着失去了根基,飞扬燥进就会让人失去主体性。所以还是“重”好,这样的人存在会更真实,更踏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