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孔子是如何讲“仁”的

关于孔子是如何讲“仁”的

作者: DJ大队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5-11 20:25 被阅读0次

“仁”在你眼里指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仁德”中的“仁”吗?并不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先来问你个问题,一个哭闹着找饭吃的婴儿,你觉得他的生命会是觉醒的吗?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是会,毕竟他对于那个时候来讲,至少会找饭吃了,但他们也不能算彻底错,应该是对了一半,确实是觉醒的,但是每个人饿了都会去找吃的,对于这种婴儿来讲,这就是本能层的觉醒,但并不是所谓的“仁”!

孟浩然曾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叫做《春晓》,这首诗还被现代小学生恶搞过,但我们今天不讲他,直接看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而诗人在第一句中,说自己“不觉”,孟浩然先生这个时候是真的“不觉”吗?

“真的假的呀?我怎么不太相信呢?”不信就对了,第一,在最后一句中他说“花落知多少”,他是怎么知道花落的?麻木不仁的人从来都不会注意到花落了多少,更不会关心花到底开成什么样!而孟浩然先生上来就说一句,花落知多少,他哪里知道花落了多少呢?这说明什么?他在观察花儿落下的过程,这说明他已经注意到花儿怎么落下了!而且,更致命的是,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不觉”呢?这才是离上谱,能说出来,自己“不觉”的人,说明他肯定是有一颗仁心在他的体内!所以由此更可以证明,读完此诗,甚至变得都能知道诗人此时,是“觉”的!这就反推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一篇我们提到的,孔子曾经说他与朽木一样的弟子宰我的观点(上一篇我就说过宰我他不简单!),他问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即生,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是这样问他的:“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继续回答:“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的观点是,在服三年的丧时,不能显得太过快乐,孔子立马就反对,用外在是不可能会实现“仁”的,所以,“仁”正是这样一个由内而外发出的道德品格!孔子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了!

我现在能够达到“仁”吗?我认为是不能的,我只是在向它进发,但我现在还需要其他的同志们为我加油并助我一臂之力,让我内在受到质疑碧之力后,成功地成为仁德之人!这样我就能够达到孔子说到的仁!

相关文章

  • 关于孔子是如何讲“仁”的

    “仁”在你眼里指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仁德”中的“仁”吗?并不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先来问你个...

  • 里仁为美

    都说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本篇就是专门讲“仁”的。 开篇就是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段话,读了...

  • 读《论语》学做人1·3|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正如讲“君子”一样,《论语》并没有首先记载怎么样才算“仁”,而是首先从反面给出了关于“仁...

  • 刘成《孔子之道——第一讲孔子论仁:人性论》讲义

    第一讲 孔子论仁:人性论 王炎平教授认为孔子之学就是“仁”的学说,就是仁学,孔子之道就是仁道。 人类社...

  • 11.论语是篇大文章: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礼”和“仁”是孔子学说的两大核心。第三章讲了如何有“礼”,这一章则讲如何让自己处于“仁”的境地。 我们做学问是为...

  • 论语_ 少讲利,多讲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翻译】 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解读】 少讲利,多讲仁 在孔子的...

  • 仁:一切价值的核心

    【 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问仁,即很多人询问孔子,何为仁?如何发挥仁德的胸怀?这也是孔子价值观的最高原则性规...

  • 076.苟有过,人必知之。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内心想要仁的那一刻,仁就来了。” 孔子既讲渐宗,...

  • 克己复礼

    《颜渊篇》第一章,颜回问孔子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不是秩序,是个人修养的境界。 ...

  •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一)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孔子很少讲利,很少讲命,也很少讲仁。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孔子是如何讲“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lj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