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课后,和同学一路走回宿舍,一路听她讲她周末时看的一部电影《狗十三》。
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是怎么在长大的过程中,接受成人(曾经的大人也是如今的她)的规则的伤害,最后无助地选择接受这种规则,接过大人们递过来的面具。面具背后的她的表情呢?谁会在意。恐怕到了后来,她自己也不会在意了吧。
这是我们的青春,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也曾受到过像爱因斯坦,像李玩这般的对待吗?在李玩面无波澜,扯出假笑向大伯说“谢谢”的时候,我自问,我在某些时刻也戴过这样的面具吗?又或者现在的我已经早就没有觉察到这个面具的存在了吗?细想之下,我的内心挣扎着、不甘的露出肯定的答案。是的,我有过很多这样的时刻,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从我发现,不行,要按照大人的(社会的)标准来做的时候。大家把这个过程叫做——成长。
社会一边鼓励大家说,要做自己呀。是要你真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吗?其实不然,社会要的是,在能满足社会对你的期待的程度下做自己。很多人说着要“做自己”。可是所谓的“自己”到底是什么?你真的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吗?
我所认为的“自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清楚自己厌恶的事和喜欢的事;知道自己的能力擅长什么类型的工作内容,但同时你也要知道你还有连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部分。
但所有的“做自己”都是没有办法脱离社会,脱离人群而存在的。所以没有绝对纯粹的“自己”,也就更加没有“绝对纯粹的“做自己”。大部分人想要的做自己也许只是想要既能成功,又或者说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认同,的同时还能做自己吧。但这两个同时满足的机会,我认为不大。人都是害怕孤独和被别人孤立的,因为人与生俱来的需要安全感,需要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如今的世界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发展,已经高度的社会化,人在其中必然也难逃其中。因为社会化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人的不同基因的延续。(基因的程序是很强大滴)
而需要与这个世界连接,需要安全感的人类,必然是要接受这个世界的规则的。所谓的“做自己”是按社会期待地那样去做自己。你努力地想要好身材、勤奋好学,积累学识、努力考研究生、努力工作又或是努力赚钱。你觉得你是在做自己,最起码可以说是按你想做的方向去努力。但这难道不就是社会鼓励的么?
那大家认为怎么样是做自己呢?在社会中生存的时候,可以不用假装自己对自己其实并不太感兴趣的东西的好感,只因为那些可能是你身边的小群体感兴趣的;可以不用掩饰脆弱;可以不做自己老板交给自己的不喜欢的工作;可以放下工作去追求诗和远方,满足自己一颗文艺的心……
在我看来,这些不叫真正的做自己。是把自己的欲望和喜恶塞到这三个字地下而已。做自己不是很多人认为那样放荡不羁爱自由。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能得到满足,不喜欢的束缚,轻轻一挣,拍拍屁股就能走的潇洒。我倒觉得它其实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每个人的自己都是不一样的,你怎么才能把它做好,我觉得这是需要认真去对待的,是需要勇气和时间的。
需要勇气是因为,这个过程你必然要做出选择。需要时间是因为,首先你要花时间去弄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擅长什么,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然后你也同样需要时间去了解社会的规则。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时间去积累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能力。
你不是想做自己么?你的能力有多大,才决定你能多大程度的做自己。
所以别死磕为什么不能做自己了。该努力的该努力,该工作的工作。想想怎么有效地完成你的目标,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提高能让自己的在社会生存立足的技能才是对“做自己”负责的态度。至于那些不能让你做自己的社会规则,那我愿你,也愿我自己能修得明镜心,了解它,有时甚至也冒着不喜的心去遵守它,但心里还知道,它与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你越想着“做自己”实则就被困在里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