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就是接受自我建议的能力。实际上,给人提出好的建议很容易,但听从建议则很难,即使你知道这是个好建议……如果有人拿来一张清单,上面写满了我确实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很可能会揍他一顿。
——蒂姆·费里斯 《巨人的工具》
2
时常审视一下自己所用的词汇和语言。奥威尔有句名言:败坏思想的捷径是败坏语言。
如果你总使用腐坏的语言,你的思想自然也会腐坏
3
人走茶凉是职场常态,同事永远是同事,不应该有过高期望。
只有茶凉了,才能让人把精力放在新的关系上,迅速建立一个稳固的团队。很多人恰恰相反,总是怀念老领导、老同事,然后对新人看不上眼,每天怀念以前的时光。除了让自己难受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老是怀念过去呢?
从某方面来说,现在过的不如过去。
如果你在新环境待的比过去好,你大概率不会怀念过去。
4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句话很多人理解的层次都不一样。
有些人简单地就想到了这句,阳光总在风雨。所以就更容易去懂尼采这句话了。
越是向往阳光,它内心深处必将是先去经历了黑暗。不然也不会去向往阳光,尼采就是向往阳光的,鲁迅也是,可自己却处在一个看不到光的世界。
所以他们喊出的的话,都是那么刺耳,那么难听,却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5
在内心“平静”甚至“冰冰冷”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是最好的。
心中充满焦虑,或者当你感到兴高采烈和热血沸腾的时候做决定,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先暂作保留吧。
如果你养成检查你的“心灵温度计”的习惯,犯的错误会少一些。
6
整个民族都把幸福看成是“做人上人”的时候,其实灾难就已经定了。因为,这里一定会蕴藏着等级、特权、权力本位,以及掠夺与被掠夺的丛林法则。
一一许锡良
7
8
有些人有个思维误区,就是喜欢小概率事件。
比如你和高的人结婚,就容易生下长的高的孩子,这是一般生物规律,是大概率事件。
你和矮的人结婚,也可能生下高的孩子,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永远存在,但生活要做大概率选择,要走大路走宽路。
盯着小概率的人,就是歪门邪道,小聪明。
之前分享过,我们要尊重概率。现在网络上太多小概率事件,导致很多人认为那就是很普遍的事。
但其实它最多就是帮助你多打开一个思路,最终你还是要回到大概率事件上来。
9
看到一句挺有意思的话:每个长期主义者,最后都会被更大的周期所消灭。
被更大周期消灭的,不是长期主义者,是被长期主义者所依赖的某一个规模稍小的周期模型。
而从终极角度来看,就不应该依赖于任何模型,无论是什么尺度。
只要“有所待”,那就一定走向“寂灭”,无论是“鲲”还是“大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0
忘了是哪位作家说过的这段话: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也没有忽闻岸上踏歌声,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或夜晚,有的人就留在了昨天。
每日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