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湖就有堤,西湖如此,甘棠湖亦如此。西湖有苏堤,甘棠湖有李公堤。
李公堤始建于唐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比苏堤早。是年春,洛阳人李渤受命任江州刺史。他见江州城外南门湖水域广阔,行人过往极为不便,且年久淤塞,屡发水患,便急民之所急,带头捐款筹资,主持疏浚南门湖,并修筑一条跨湖长堤,“立斗门,蓄水势,以利民涉”。长庆二年,堤坝建成。江州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将他比作西周时著名贤人召伯,并借用《诗经》中歌颂召伯的诗篇《甘棠》中的典故,将堤坝命名为“甘棠堤”,亦名“李公堤”,湖亦命名为“甘棠湖”。
虽然甘棠湖没有西湖有名,李公堤没有苏堤有名,李渤更没有苏东坡有名,但李公与苏公,其为民之心,没有一点分辨。
历史上,在华厦大地,留下丰功伟绩的,虽大有人在,但都是君主、官员、士大夫,是一方主政者。其原因,或为制度及生产力的限制,民众的作用明显弱化。在当代,在实现祖国现代化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书写不朽功勋的,除了党和政府,还有锐意进取、勤劳能干的广大人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