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锐杂文人民日报音乐
杂文丨当音乐遇到人工智能——批央视《渴望现场》

杂文丨当音乐遇到人工智能——批央视《渴望现场》

作者: 陈茀茀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7:31 被阅读195次

    阿尔法围棋击败人类,人工智能一夜爆红。或虚或实,有真有假,言必称人工智能,否则落伍。当音乐遇到人工智能,又会怎样?

    一场笑话。

    昨晚,看央视《渴望现场》,紧随潮流,引入人工智能歌手评分系统,觉得新鲜。每轮三位,关入“电话亭”,面壁而歌,各唱一段。机器评分,满80分,大门方启,歌手过关,嘉宾点评。觉得好奇。

    次日,上网一搜,方知此乃“科技+音乐”,原创模式,意在客观评判音乐。科学家宣称,其系统“从音准、音域、调性、节奏、语感、乐感六大维度,自动学习......做到科学评分。”仿佛严谨,似乎科学,真能有效?仍感困惑。

    首先,节目选拔歌手,非歌声选秀。歌声,动听与否,标准不一。即便有,乃歌手重要禀赋,非唯一尺度,甚至非决定性因素。长相、身材、舞蹈、台风等,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如木桶装水,最怕短板。香港老四大天王,靠歌声实力吃饭,惟张学友一人而已。歌手成功模式是“歌声+”,加分项,很重要。科学家知否?

    试举两例。小虫,台湾知名音乐人。一次,不甘幕后寂寞,与任贤齐同台演唱。歌声不输,但长相略逊。所以,只能写,别人红。贾玲、林志玲,人工智能能否区分?迈克尔杰克逊,舞台当中一站,口未开,观众叫;身一舞,台下烧。歌手感染力,人工智能可以评估吗?

    其次,无视歌手尊严,浪费机会资源。央视平台好,草根趋之如骛。如信赖机器可靠,可先录音筛选,合格者上台,简单易行。可免无谓车马劳顿,时间金钱浪费。何必既来之,又关之。面对四壁,如何表演,实力必打折扣,歌手恨。“电话亭”计分变化,有何看头,观众也苦。

    既然淘汰,无缘观众,没法上镜,应慈悲为怀,放其一马,可又偏不。此时,又来采访,让你露脸,听酸楚语,收伤心泪,记录悲情一刻,榨取剩余价值,满眼孔方兄,心系收视率。己所不欲,偏施于人。平台强势,草根可怜,含恨迎合。如此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人工智能,噱头不少。据报道,谷歌阿尔法围棋团队,研发人工智能交易系统“在A股市场潜伏交易36个月,不断自我学习进化,净值亏损不断扩大,决定暂停。”全球最牛团队,铩羽而归,堪称黑色幽默,证明人工智能门槛很高(注:别误读为A股太黑,因此同情韭菜)。国内一哄而上,泡沫几何,保持警惕,别被忽悠。

    人工智能,不是万能。A股市场,盈亏数据,绝对客观,尚且如此。艺术与科学,本来井水不犯河水。有好事者,好高骛远,偏要跨界。梵高,生前穷困潦倒,不为所遇;死后画作飙升,大受热捧。绘画艺术标准,一夜天翻地覆?水性杨花,艺术本性。艺术,没有标准,所以创造,因此丰富,岂能客观!

    歌唱艺术亦然,有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之分,五湖四海之别。倘若,一定寻找所谓“标准”,客观且唯一,需多大数据,是否具备?唱《无所谓》杨坤,嗓音嘶哑,相当另类,其歌够资格入库?如杨参赛,能否存活?歌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机器能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电脑可瞎?

    上述问题,令我困惑,请央视和科学家回答。

    草根歌手,胸怀梦想,走入央视,葬身“科学”。作小白鼠,为科学奉献,不应遗憾,人生一课。相信,误杀不少,冤案必多。说声道歉,还个公道,难道不应该?!

    2018年1月7日,周日草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八日寒蝉:很喜欢你的文章,你写的不错,挺用心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八日寒蝉。大家都写作不易,互相鼓励。(本公众号不定时投放优秀合作伙伴投稿计划,并明确稿费,后期更有推文活动)。

      本文标题:杂文丨当音乐遇到人工智能——批央视《渴望现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fm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