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卉心翼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都是家长陪伴并管理,吃、穿、住、行、学等都在依赖着家长与老师,孩子就习以为常地以为自己所有的事都是家长和老师的事。
有人推我或拉我,我就动一下,有人催我有人强制我,我就学一下,一旦遇上节假日不去学校,孩子就无所事事,只想玩,只想看电影,根本不喜欢学习。
其实孩子的内心也很着急,对自己的懈怠以及没有学习的状态很不满意,但就是动不起来,一玩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内心很自责,很煎熬。
如果家长紧盯着“懈怠”这个表象直接指责,往往会使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变得更加逆反与厌学。
孩子懈怠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对自己的一切承担起责任,也没有人去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一直都是被动运转,推着前行,没有主动参与,为自己而学。
要改变孩子懈怠的状态,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舍得放手,敢于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负责,这是他(孩子)自己的事。可能家长会不放心,但一定要信任孩子,舍得放手,给孩子改变与独立的成长时间,并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慢慢孩子就习惯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了。
2.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力所能及的计划,通过努力能完成的计划,还要留出娱乐与玩的时间。让孩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清晰的了解与感知,知道自己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内容以及所掌握的知识,不再盲目被动无聊。
3.让孩子学会及时奖励自己。孩子每完成一个小时或半天的计划,就要总结收获,体验成就感,奖励自己,比如以唱歌跳舞鼓励自己。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了。
4.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不要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看看自己孩子的个性与优势在哪里?让孩子多了解自己有什么擅长与兴趣,最想做的是什么?最喜欢什么?将来最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对自己有个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引发孩子对探究自我的兴趣,以增加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5.角色扮演法。引导孩子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团队管理者,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团队,把自己内在想玩、想看手机、想拖延、不想学习,还有主动学习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懈怠的这几种表现,分别想象成他们就是自己管理的团队伙伴。你(孩子)如何管理他们?给他们做心理辅导?让他们跟着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或科研成果?
用这种教育智慧与心理技术,会慢慢培养起孩子的主动性,责任感与管理能力。
以上是我为一名中学生辅导过的一个课时的一点摘要,分享给大家,希望做家长的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如果有时间,我会继续写长文,目前在带娃,真的没时间[害羞][囧]
我会把今天分享发在简书,可以转载,希望能帮到需要帮助的孩子,让孩子尽早尽快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