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今年上小学6年了,前几天来家里,特别羡慕他哥哥的生活,随便玩,没人管。
他哥哥已经是大学生了,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人管。管了也不会听。好和坏已经成型了,只能提建议。
对他的某些做法,我也不是很满意,但一想算了,有些事,只有他自己悟到了,才会知道怎么做。
如今假期不用再像高中那样学习了,可家里一点儿活都不做。这还是高中阶段养成的坏习惯,高中阶段就是天天上学,精力几乎百分之百集中在学习上,其他能力的锻炼几乎为零。但社会就是这样,自己改变不了。所以最好的教育阶段是上高中之前的黄金时期。
大学阶段家长的管理鞭长莫及,只好听之任之。如今上了大学又添坏习惯了,吃饭手机不离手,打游戏,能玩三四个小时。
想想如今的孩子是不是都这样?我们大人呢?有几个是闲时不看手机的?这个时代就是这个特点。
好在儿子还能安排学习时间,初高中养成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在,自我管理的能力大部分还在。自己的衣服能自己洗。他自己的事都自己来决定,有自己的想法。若当初不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凡事依赖父母,现在我会有多操心,说了还不听,该有多生气?
我们能管住孩子的阶段是在初中毕业之前。上高中以后,逐渐地他不在听你的话了。这期间应该管孩子的哪些呢?
看弟媳管孩子特有意思,天天早晨和晚睡觉前督促孩子上厕所。孩子又不傻,难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厕所?孩子也特别反感。总和他妈妈对着干,说自己不想去。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管得太细,自己累,还不讨好,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能做的事,自己做。邻居就说她带孩子很累,我问她怎么累了,她说天天给儿子刷鞋,告诉他每天穿哪件衣服,人家还不听她的。
孩子大了,管理最好集中在思想引导上。父母的思想越富有,孩子越愿意跟你交流。你能和他讨论读书的体会,你能和他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你能理解他的思想,这难道不比你帮他干他力所能及的活重要?
精神的交流是深层次的,远比表面的吃穿住行要更费心,更难得,但影响更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