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诞生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而且这种影响后来就超出了英国和西方的范围。
实际上,今天的现代世界就是西方人在过去两个多世纪或几个世纪中创造出来的。从地理大发现到近代早期的全球化,这主要是一个西方发现世界的过程,而非世界发现西方的过程。此后,西方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规则与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
率先发生在英国与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才是传统帝国与君主统治模型的终结性力量。
工业革命成了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之间的分水岭,或者说工业革命是古代政治的终结者与现代政治的开启者。
工业革命对率先启动它的西方世界来说,既是一场经济与技术革命,又推动了制度与政治革命,还促成了社会结构的革命。
文明范式的竞争、切换与演化
西方世界的新模式是人类政治演化过程中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发明。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政治上的立宪政体,二是经济上的工业革命,三是国际上的全球化。
何谓文明范式?
一般来说,一种成功的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能够吸引大量的追随者,使其遵循此种范式,而非别的范式;
二是这种范式还为许多追随者留下了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
把范式界定为政治经济社会现象中的某种模式或模型。
文明范式与“权力—资源—绩效”系统
文明范式,是指不同文明在政治或政治经济意义上的基本类型,特别是“(政治)权力—(经济)资源—(政治经济)绩效”系统上的不同类型或不同组合。
如果一种文明在政治或政治经济上的基本类型呈现出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特征,那么就构成了一种文明范式。文明范式实质上可以被理解为“权力—资源—绩效”三者的关系。
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权力—资源—绩效”系统的差异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权力维度,即政治权力的性质与类型,主要是指政治权力在不同政治行为者之间的分配与分享方式、政治权力是否受制约、政治权力的纵向一体化程度;
二是资源维度,即经济资源的自主性、自由度及其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主要是指经济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意志、经济资源的可组织与可动员程度、经济资源在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之间的配置、经济资源配置的自由程度以及自由流动的范围;
三是绩效维度,即政治经济绩效的高低,这里既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秩序上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军事系统的战斗力与竞争力,又是指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效率、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性、科技进步的可能性与持续创新的动能等。
范式切换:立宪主义范式的胜出
到18世纪晚期英国启动工业革命的时刻,人类经历了几种主要的文明范式:君主统治范式、古典民主范式、古典共和范式、封建主义范式与比较晚近在英格兰首先兴起的立宪主义范式。
欧洲历史演化的实际路径是,大部分国家逐渐从封建主义转型为绝对君主制模式,即某种程度的君主统治范式;少数国家则逐渐从封建主义转型为立宪君主制模式,而这是一种新的文明范式,即立宪主义范式。
正是由于工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发生,立宪主义范式具备了战胜君主统治范式的能力与优势,使得本来就问题重重的君主统治范式由于丧失了武力优势而风光不再。这样,立宪主义范式就逐渐取代了君主立宪范式。
在立宪主义范式之下,无论是君主的还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都受到了宪法的约束,不再能任意妄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经济自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权力不再能随意支配经济与社会资源,这使得个人和法人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创新成为可能。这样,一个社会提升的不仅是经济与技术能力,而且是军事技术与能力。立宪主义范式由此就能够在国家间竞争系统中战胜其他文明范式。
在工业革命之前,军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国家在更大范围内有效进行资源动员的能力。这也是君主统治范式能够长期支配人类政治的基本原因。
当工业革命和重大技术进步发生以后,军事能力从根本上更依赖于工业、科技与创新能力。因而,那些有能力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文明范式更有机会支配此后的人类政治进化过程。这就是立宪主义范式能够胜出的基本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