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受戒》

作者: 清风不等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21:41 被阅读0次

这两天卓老师带着我们细读《受戒》,才发现汪老写的每个段落,甚至每个词,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不是胡乱写,或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而是非常的严谨,用词准确。仔细阅读细细一想都是符合人物特点,突出人物性格的。

而我上次读第一遍都没有注意到,经过卓老师的一分析,才感觉到汪老真是太厉害了。

故事的主线是写明海和小英子的恋爱的故事。

文章第一句话就引入了主角,“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从现在时切入,然后从过去写起,最后结束时又到了现在。所以故事从出家前在家的准备,交代为什么出家,出家前的学习和写字。为以后明海当和尚,给大英子画画做铺垫。看这里说明海字写得好,“村里人都夸明子字写得好,很黑。”乍一看,怎么形容别人字写得好,用很黑呢?不应该有二王的风范才对嘛?

这里不但没毛病,反而提现了作者用词准确。作者是从村民的角度去赞美的。村里人没啥文化,只知道字写得好,很黑。

再看看明子在家都学的哪些呢,为什么作者写的是非常传统的儒家知识书籍,不是其他书籍呢?也是有深意的,这是为了塑造一个世界观,还有人物的性格做铺垫。体现明海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后面很腼腆,害羞的性格就很自然而然了。

而和父母离别去当和尚这一段写得笔墨较少,没有渲染离别不舍的情愫。这是因为这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作者就一笔带过,但其中也有细节描写。很日常,很生活化。后来到了荸荠庵里,日常的生活描写也是很贴切,很生活化,充满烟火气息。卓老师也说日常的东西是最难写的,他写出来既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不像流水账。这是写文的一道关,平时要注意练习。

去当和尚的路上遇到了女主小英子。这段描写也特别有意思。

“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这也是从明子一个刚从闭塞的小村庄里走出来的害羞的小伙子的角度去观察周围来写的。明子肯定是偷偷的看了一眼就地下了头,不敢看周围,更不敢仔细的打量小姑娘,所以才写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对女主的外貌描写没有。这恰恰提现了人物害羞,胆怯的,有点懦弱的性格。

卓老师这样带着我们细细地品读汪老师的作品,真的让我收益匪浅。

所以读书时,我们要常常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阅读才有收获,有收获才能谈到以后应用自己的写文章中去。

相关文章

  • 细读《受戒》

    这两天卓老师带着我们细读《受戒》,才发现汪老写的每个段落,甚至每个词,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不是胡乱写,或者想到哪里...

  • 汪曾祺受戒细读

    大爱他的文章 特别有趣 第一二段一笔带过 第三段介绍明海当和尚的地方环境。第一句就写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先从简单...

  •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人生到处是纷杂,难得真清雅 一一读《受戒》有感 《受戒》...

  • 认识汪曾祺

    认识汪曾祺是从《受戒》开始的,《受戒》语言简洁生动,明快清冽,读起来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受戒》描绘了一幅美...

  • 关于《受戒》

    《受戒》写于1980年,自其发表以来,对《受戒》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对于《受戒》,汪老说他写的是美,是健康的...

  • 受戒

    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小说,竟然感觉是那么暖,心中充满不可言语的感动,回荡在心头。人们说他是 中国式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受戒

    山寺钟声渺 九月燕归巢 谁家 青烟染云霄 岸边唤声响 芦苇荡 绒花飘 蚱蜢小舟 泛湖上 豆蔻束发 桨轻摇 暮阳双肩...

  • 受戒

    我们或许摸不到心中的菩提子,经不住声色相的叨扰,挡不了阿鼻道的罪孽。这繁华世间的种种,在我看来,不过是前世应受的戒...

  • 《受戒》

    今天看了《受戒》。 书比较短,但塑造的人物(主要是明子和小英子)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在你眼前出现一样。 方言很直白地...

  • 受戒

    恍若隔世,如梦一场,你走的这一路跌跌撞撞,残留的伤。我对你说这是青春给你的告诫。你一笑扬起你骄傲的头对我说这是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读《受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kf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