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祥斋文录
太极书论
顾视清高气深稳,文章彪炳光陆离。
所有的生命,都是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厚积薄发,成就永恒。
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爱自己,爱生活。
一
书字得有把握,得心应手,运笔自如,不走样子,一字一行有天发乎其中,神行不靠腕指也,雄壮于外,而神行乎内,期为有得也。
二
拳术家讲虚实,书法亦讲虚实,其中妙处、神处,不在实处,全在虚处,故味之不厌,所谓神韵,气象,境界,都是从虚处来。
三
书法中之运笔,应如太极之行拳,分为急笔、缓笔两种,急时如雷电之骤,不及掩耳;缓时若处女姗姗来迟。又有直曲两笔,直如蛛丝,如瀑布直倒,气力无穷;曲如蟒蛇游动,回环游移,活泼蠕动,蓄力无尽。
四
笔兴来时,无心无意,无笔无纸,一任神行,何知碑帖、字法、安排间架结构,全是多余。笔锋到处,粗细、大小、斜正、行间、距离,暗合太极之化境也。一片生气、灵动,沁人心脾,魔力无穷,乃为神品、逸品,此非大才人、大智者所能到。深于佛事禅业者,自无论灵台境界,哪容得个凡俗扰扰,唯有我,有天地乃大,能无我、无人、无天地更佳。
五
作字如打太极拳,招招鼓动,浑身用力,时时在心,不得含糊,劲力一到,无意皆意,无法皆法,全恃神行,字为我,我为字,浑然一体,此乃内心最高之结晶,可谓神于字者,非工于字者也。
六
行笔如太极拳拳师之打拳,一拳一动,一招一式,外示沉重安舒,内则气血潜行,蓄力无穷,而自在灵动虚活,高迈可风。
七
作字无他诀,不管起笔、落笔,总须敬谨,如太极之行拳,不疾不徐,乃可。中间走笔也行恭敬,一笔草率便不足观。
八
元气,即胎气,天赋的胎儿、桃仁、杏仁,本身禀赋的生气,冬天冰冻地裂,一到开春,土地仍然坚硬,镢头破不下去,桃仁、小草却能顶硬皮而出,元气之力也,但在冬天就不行,又可见时机之重要,勉强不得。
九
篆,隶,古魏,行拳无布置等当意,大方处盖在此,如英豪走路,大步前行,有甚顾虑。秀才,举人行走,似乎有定规则,放行不慎,只怕人笑骂,小脚妇人更可怜,字拳亦尔,一受约束,便见小气,不足观也。
十
细味古人字迹,笔笔有分量,具有千钧之力,千仞之势,又须平衡,非一笔鸿毛,一笔泰山也。轻重,急涩,虚实,刚柔,擒纵,互用乃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