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个小目标,这周一定要看完最后一百页,一直到了周日,小目标才终于达成。吃完早饭女朋友就想拉我去买菜,嘴里说着“嗯,看完最后两页”,其实一拖就是半个小时,终于把最后十几页看完了。
再探就是读后感了。合上书谈谈直观感受和发散式想到的东西。
首先,聊一聊西方文化是怎样冲击中国文化的。于个人而言,文化领域的冲击远不是购买货物、阅读书籍就能改变一个文化的,原本我以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包,一直以来中国人都以强大的韧性兼并了一个又一个外来文化。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我发现我们打败了蒙古族文化、女真族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却在近百年里败给了亚里士多德,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能保持独立的文化演进,实在是因为我们把持了教育的基本形式,直到近代我们引进了科学先生。历史上我们有心学有理学有道教有佛教,但从来没有谁能成为文化的绝对主流,泱泱大国人太多了,除了秦皇汉武没有谁会因为学问主导而进行统一和迫害。科学先生把持了我们的教育,想想看,历史上的教育是不带有理性和感性偏见、主观与客观偏见、本质与方法偏见,甚至我们都不是二元世界论的。自从科学入侵后,从强大的结果论出发(科学世界国家更加强大),理性把我们的世界瞬间打破。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到五四运动,我没有觉得科学有多恐怖,没有看出来与洋务运动有什么区别,现在看来,二者是认知世界本质的区别,五四运动宣扬的科学,把儒家道家佛家的仁道禅给破解了。洋务运动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从哲学层面讲,是一元世界论为主借鉴二元世界论对世界解构的方法,我不知道洋务运动的提倡者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的东西,我们现在批判洋务运动的不彻底性主要在说它还是在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近现代对科学的宣扬是一个有力的武器,把封建的、一元世界的一并给革除了,不得不说是一场西方哲学本质的胜利。
你看我们现在的学生,越是优秀的,越理性,越无法理解艺术的感性的主观的神秘的宗教的世界观,反而那些从小“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对感性的社会的东西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一直宣扬理性的是好的,其实好的就是好的,与理性感性、科学艺术、主观客观没有关系。比如勇敢、上进、美丽、善的、好的,这与本质论方法论有什么关系呢?反过来说,好的本质是什么呢,好的就是好的,好才是认知世界的本质,好的基础上才建立了自然辩证法。现在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必学课程,直接导致了物我分离,科学与人无法统一,人在茫茫的问题海洋里找不到美的方向,不得不说是现代科学的困局。最近也在看南渡北归,我想如果那些民国才子没有经过儒家的、传统的教育,再经过留学理性的培养,他们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我们常说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物是什么,一个词把物我分成了两部分,这个词本身就是就是理性深入时代的证明。物与我是统一的,在高度融合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好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方向,怎么科研。
研究生的时候我就觉得博士很奇怪,每天看看文献做做实验就能出成果吗。工作之后通过与我的工作状态比较我发现,他们物我两忘的时候是很少的,物我两忘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现在流行叫深度工作。技术行业定位问题,与科学领域进行突破一样,都需要在浩如烟海的问题里面准确找到好的美的善的那一个,经过训练或者有过经验我们只是缩短了寻找美的时间,并没有去掉这个过程。
三元世界是存在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和谐共存就是由于大家对美、好、善的认知是统一的,你看和谐这个词本来就是人类对某种好的一种认知。
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该怎么做呢。工作中、生活里的困惑,要想解决,首先要放空自己、抛却成见,长期来说要培养对于美的好的善的见解,对于软件行业来说,要包括规律、分类、组合、融合等场景中的协调与美好。对于教育来说,从小、非常小的时候,要培养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历史人文的、语文的、创作的、音乐的、美术的、体育的认知,再经过现代中国教育体系理性的培养,才能让思想健康发展,也能够在漫长的学业中更有“悟性”。
还有很多疑问,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书里说的却是良质(就是我们说的好美善),道家的道佛家的禅真的与良质是一样的吗?作者没有展开道与禅角度的更多内容,由于我对宗教的神秘主义不了解,所以一直很疑惑。就像无法给良质下定义一样,道也是说不出的,只能举个例子然后说,你看这就是道。大道至简,表达的就是对良质的追求。“悟”是在解决问题,“顿悟”就是在众多方向里找到了良质,难道这就是禅?
由于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了解不多,有些看不懂神话、辩证法诞生的先后关系究竟会影响什么。还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好在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通过肖陶扩,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读者,就像攀登一座山,一个方向爬不上去的行者,总能在另一个方向找到上去的路。
最后作者说,他就是书里说的那个奇怪的思考者。也许最后他看到了生活里的美好,又变成了一个当下主义者,重新拉近了亲情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