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道理,根植于人的心中;心相对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懂得,和实行这些道理。心能否变大,有天生的原因和后天的努力;但主要看天生的。----李宗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摘自《论语·公冶长》)这段对话,大概是《论语》里面展现人‘天赋不同’,最早地证据,还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自《论语·雍也》)以及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自《论语·季氏》)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摘自《论语·述而》)
孔子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这其实是孔子谦虚了。孔子天资(既:天赋)很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摘自《论语·为政》)如果没有高天赋,以及高悟性地话,为什么‘十有五’既‘志于学’呢。道理是一样地。
纵然如此,人分三六九等,亦是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已经明确点明,并提出的了。人与人,确实不一样;人分三六九等。但是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儒家以为并非是我们世俗所认为的出身,家庭背景、环境,性别,身高,和长相这些……儒家,起码是《论语》当中孔子所提到地‘不一样’,与上述这些,既:出身,长相,家庭环境等,無任何关系。
孔子所说的不一样,用朱子理学的话说,是指人的‘气质’不一样,道理是一样的。气质不一样,朱子是儒家地圣人,是将儒家哲学填充完善,且透彻理解儒家思想的一位大儒。朱子哲学,很伟大。我们这里所说地‘气质’,实际上便是孔子所说地:“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以及:“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等……这些名词,现象,其背后本质地补充,与注脚了。
1.
道理是一样的。人不一样,人分“三六九等”这只是一个‘现象’,孔子阐明了这个现象,并为其取了名称,定了概念,既:“中人以上”,“中人以下”,“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等。孔子发现了这种现象,发现了人与人之间对于他的学说的理解力,是不同的,孔子发现了这个现象,并点明提出,这是孔子对于儒家教育、教学地一场生动演说,和重要提示,提示儒家学者,和儒家研究者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学儒’;这是孔子在《论语》里已经明确点明的了。但不适合学儒,未必不适合干别的……一个人一碗饭,“三百六十行”;所以说,对于学习,和理解‘孔门’来讲,这对于人自身的条件,与要求,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可是对于炒菜,开挖掘机,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等等,并不耽误。
2.
所以‘儒学’这种思想和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地进步越来越难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了。他(既:儒家思想)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这片土地上的普世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进步,儒家,以及儒学渐渐变成了只适合‘有缘人’;只适合有缘人,有条件,有资质去学懂儒家思想地人了。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也自动的筛掉了一些混子。现在这个时代,如果还能不求名利的,潜心一志研究儒家思想的话,那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是和‘儒家’有很深的交集的了。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不能,不感兴趣,或理解不了……那可以干的事儿多了。
3.
挣钱,或能出名的事儿,工作有很多,对吗。所以还是一个人一条路。我学儒的,对于(学习)儒家来讲,‘天生’很重要。就像孔子说的:“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以及为什么颜回能‘闻一知十’,而子贡(即:端木赐)却说自己只能‘闻一知二’呢,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理解能力为什么出现了如此大地差别,学习内容若一样,老师一样,那剩下即是个人‘素质’的不一样,各人领悟的不一样了。
道理是一样的。别的行业我不知道,但‘儒家’的话,首先是喜欢,感兴趣,然后你要有‘闻一知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确实不是人人都有,即便在孔子的时代,孔门之下,似乎也只有颜回一人具备(既:‘闻一知十’)。这是极高的天赋,和悟性。天赋,和‘悟性’怎么来的,首先,我们要区分这两个词的区别,‘天赋’是一个名词,他(既:天赋)是一个‘概念’,指代一个人,对某些领域的‘极为擅长’,我们可以称他:你在某方面,有天赋了。道理是一样的。
4.
而,‘悟性’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在某方面,或某些领域之内理解的很快,譬如颜回的‘闻一知十’,我们可以形容他‘悟性高’,这是没问题的。虽然‘天赋’和‘悟性’的词性不一样,但他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标的’,既:指人的‘德性’了。道理是一样的。人的‘德性’厚薄不同。
简单来说,既是‘德厚’者,气质相对偏‘清’,而德薄者,则浊。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区分,因为和‘清’的比,有些“清”就成了浊……以此类推,和‘浊’的比,有些浊就‘显得’“清”。道理是这样的,一样地。
5.
所以‘清浊’‘厚薄’都是相对而言地,而这也就造就了‘人间百态’地现象,人间为何‘百态’,‘千态’,甚至‘人间万态’……这个‘态’只是现象,归根究底,儒家以为是‘德性’相对厚薄,与‘气质’相对清浊所造成,故导致地了。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悟性高’,当然也是相对的,人外有人。
我们说一个人‘悟性高’,其实就是在形容一个人‘相对的’,德厚,气清,当然只是相对的。一个人相对的‘德厚气清’,那他在‘现象’上有什么相对地‘优势’呢。我们说,这种‘本质’的不同,既造成了一个人在‘现象’上面可以‘向内寻找’地可能性,与坚持度了。
6.
我们看一个人特别努力,譬如我,特别努力写作,也不挣钱,也没有多少人看,也没因此有人给我颁个奖,或鼓励我,都没有。那我还在写,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我只能说,我和儒家学说是有一定‘缘分’的,且对于写作,我有一定地天赋。我是真地懂‘仁’,‘義’,‘礼’,‘智’所以我才说……我努力,是因为我能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了一定地好处,与‘甜头’,这种好处,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地‘悟性’所导致的,但他背后(既:悟性背后)是因为我有一定的‘底子’,与基础,这当然不是我这一世的问题,我二十六岁才开始看书,二十六岁才第一次正式接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等,但我一接触到,我就疯狂的理解,和爱上了。这即是我在‘儒学’方面儿,所体现出的‘现象’了。有人说‘努力’,努力当然重要,但若没有这种‘爱’,兴趣,和很快与之而来的‘甜头’,和好处地话,‘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7.
道理是一样的。想象你是一个:“被薄雾包裹的光团”,当你第一次遇到“光”的时候,光透过薄雾,照进了‘光团’。你才发现‘光团’是那么,那么的令人着迷。于是你不断的让‘光’,照进来,你对‘光团’了解的多一寸,迷雾就少一分。就这么着,你一直探索内在的‘光团’,迷雾不断散开……你为此尝到了只有你一人才能享受到地好处,与甜头;也因此你找到了自己的‘路’,既:走到‘光团’的尽头,既:我‘尽心’了。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而那团‘光团’,既是我天生即具有的‘德’了。那团迷雾,就是我的‘清’,当然‘清’是相对而言地。‘光’就是儒家学术,而努力让‘光’穿过迷雾,照见‘光团’,就是我写文章这种‘行为方式’了。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儒学’,和学习‘儒学’来讲,你的‘光团’的厚薄,挺重要。
8.
‘光团’大(相对而言),厚(皆,相对而言),则气质‘清’,气质清,则悟性高,智慧之光,容易照进去……从而,人容易产生:我要继续让‘光’照进来,看清‘光团’的想法。这是可行地。而,若‘光团’小(相对而言),薄(皆相对而言),则气质相对‘浊’,那即便有智慧之光,也很难穿透这层层“重雾霾”了。道理是一样地。所以,如果说人地‘天赋’(既:德性)占30%(举例来说),后天的努力,学习占70%的话,那么能走上这条‘求心’之路,并享受到‘求心之乐’地人们,那也是注定好的,因为没有这30%,不及这“30%”(举例而言),人甚至都不知道该朝哪儿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天赋地30%,很重要。因为从儒家来看地话,任何一位大儒都是先体会到了‘照进之乐’,才努力探索‘内求之乐’的。
既孟子说的:“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摘自《孟子·告子上》)那样,你没有天赋的“30%”(举例,假设),既:你已经是一个‘相对大的光团’,且气质相对‘清’的这么一种状态、和现象,你怎么能真正地体会到当智慧之光照进时的那种欣悦和感动呢。如果你难体会到这种欣悦,和感动,那你又有什么借口,和理由朝着这个‘内求’之方向,而努力呢,你如果不朝着这个‘内求’之方向而努力,你又怎能体会到‘理义之悦我心’呢。所以这是一个根本的,逻辑上的问题。所以儒学发展到今天,太挑有缘人了。道理是一样的。
9.
天赋(既:德性)是天生的,你没有天生的部分(举例说:“30%”),你朝哪儿努力呢。这是大多数人迷茫的真正原因,德性相对薄,气质相对‘浊’;薄而浊,故很多做人的道理,他们难以理解,和实行了。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宗奇 己亥年 腊月廿三 于自家中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