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章:辩证(一)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章:辩证(一)

作者: 光明中医网校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1:03 被阅读0次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

      第六章 辨证

      辨证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关键,辨证正确才能制订出符合病证实际的治法,从而恰当地选方用药。

      证,是证候的简称,它不同于病变所反映出的个别外在现象——症状,而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辨证,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加以综合分析而做出诊断的过程。

      辨证与论治,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治疗效果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在临床中,只有在正确地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多种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虽各有特点,对各类不同疾病的诊断各有侧重,但在临床运用中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而构成完整的辨证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就是通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对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就病位的浅深而言,不在表,就在里;就疾病的性质而言,不是热证,便是寒证;就邪正的关系而言,邪气盛的为实证,正气衰的为虚证;而从总的方面划分疾病的类别,又不外阳证与阴证两大类。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人体的证候分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阳证与阴证四对纲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在八纲中,其它六纲又可以用阴阳两纲加以概括,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病变过程中的八类证候,但在临床中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如辨别表里必须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辨别寒热又必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辨别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相联系。此外,还有八纲之间相互交织的错综复杂情况,如表里错杂、寒热错杂、虚实错杂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证候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表里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证候中真假互见的现象,如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等。因此,掌握八纲辨证,既要熟悉八纲各自的证候特点,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全面分析,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辨识和诊断。

      一、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1.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表指经络、肌表部位,里指脏腑、筋骨、气血等。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病变在皮毛、肌腠,部位表浅。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身痛、肢痛、无汗、或有汗、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等。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除了表证而外的一切证候,均属里证。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里证产生,在外感,或为表邪人里,或为外邪直中于里;在内伤,或为情志、饮食、劳倦所伤,或为外感病虽愈,而气血已伤所致。里证临床表现极为广泛而复杂,依其寒热虚实之不同而各异。

      2.寒热辨证

      寒证,在外感,为感受寒邪,寒邪或中于表,或中于里,在内伤,为阳虚阴寒内盛。其临床表现,又有表寒、里寒之别。

      热证是阳热偏盛的证候,或阳热绝对偏盛,或相对偏盛(阴虚导致阳热偏盛之内热)。热证的临床表现有表热、里热之分,表热多见于外感,里热则外感、内伤俱见。

      3.虚实辨证

      虚实辨证,主要是辨邪正盛衰。虚证是正气不足(包括阴、阳、气、血等)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或发热恶寒,自汗,脉浮等(表虚);或久病,少气懒言,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㿠白等(里虚)。

      实证是邪气盛,或正气不虚而正邪抗争的表现。如发热,脘腹胀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不利:或壮热,神昏谵语,或烦躁等;或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等。

      4.阴阳辨证

      阴阳二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实、热证属阳证,里、虚、寒证属阴证。但临床上,阳证习惯上指实热证,阴证习惯上指虚寒证。故临床表现:阳证可见发热口渴,语声粗壮,面赤气粗,便秘溲赤,甚或烦躁谵语,舌红苔燥,脉象浮、洪、滑、数、有力等。阴证则语声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怠惰懒言,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不渴,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等。

      以上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以表格形式举例介绍,便于学习和鉴别比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章:辩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v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