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简表
二、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病变是错综复杂的,八纲所属的证候,在临床中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兼出现。在临床中,必须把八纲相互联系进行辨证,才能全面地分析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关系。此外,八纲之间又可以出现相互错杂和相互转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出现证候中真假互见的现象。兹将八纲之间这四种关系以及亡阴亡阳列表简述如下。
1.相互联系
2.相互错杂
3.相互转化
4.证候真假
5.亡阴与亡阳
亡阴,是指阴液耗损欲竭。亡阳,是指阳气耗散欲脱。二者大多出现在急性病中,均属危重证候,兹列表简介如下。
由于人体阴阳是相互依存的,阴竭则阳无所附而浮散;阳亡则阴无所固而随脱。所以,在临床上亡阴与亡阳之出现虽有先后主次之分,但最终必相互影响,一亡俱亡,从而导致生命的终结。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就是分析气、血、津液各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辨识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病变与脏腑病变密切相关,二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气血津液辨证是对脏俯病变中气血津液失常的某些共同病理特征的概况,因而,掌握这一辨证,可为学习脏腑辨证奠定基础。
第三节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主要是以脏象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病变所在的脏腑部位及其性质、正邪盛衰做出诊断的一种辨证方法。
脏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中心各种原因导致的病变,实际上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反映。由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它们在病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各不相同。根据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结合病因病机来判断其病理变化,这就是脏腑辨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中医学的辨证方法尽管多种多样,而且各具特长,但各种辨证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脏腑部位上。所以说,脏腑辨证是中医学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详细内容,将在《金匮要略讲解》及内科等教材中讲述。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证辨证。本节将心、肺、脾、肝、肾脏病以及腑病的辨证列表作介绍。至于脏腑兼病辨证,因已在“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谈及,本节不再赘述。
第四节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用于外感风寒之邪在发病过程中的辨证分类方法。是伤寒病的辨证纲领。它按照伤寒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将其分为六类病证,并以阴阳为纲,将其概括为三阳、三阴两大类别。具体地说,六经病证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总称。它可以概括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三阴病。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辨证实际上是以六经统括共所络属的脏腑,因而它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十二经病证,并以此来标示它们之间的传变规律。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来划分,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关系分,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病多寒证、虚证。从传变规律来看,一般是由三阳传入三阴,由表入里,深入发展。
六经病证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经或三经病证合并出现,又可以由这一经传变为另一经病。其中,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的叫“合病”。一经病证未罢,另一经证候又见,两经交并为病,有先后次第之不同的叫“井病”。由这一经传变为另一经病的叫做“传经”。
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概括地说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按照温热邪气侵袭人体致病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将其分为四类病证,并依此来标示它们之间的传变规律。卫分证与气分证是功能障碍的病变;营分证与血分证是物质损伤的病变。而卫气与营血之间,又有浅深轻重的区别。卫分证主表,它是温热邪气袭表,导致卫外功能障碍的病变,其病变部位在肺与皮毛。邪气进一步发展,则入气分,导致胜腑功能障碍。一般来说,这一阶段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呈现一派里热炽盛的特点。气分证由于邪气侵袭的部位不同,可出现胸膈、肺、胃、大、小肠、肝、胆等脏腑的证候。若湿热邪气深人营血,或心包,消灼血中津液,则为营分证。若湿热邪气深人心、肝、肾,损伤肝血肾精,耗血动血,则为血分证。“分”即分界之意,其引申意为“阶段”。也就是说,卫气营血“四分”,实际上就代表了温热病的浅深轻重四个不同阶段。
关于温热病的传变规律,就一般情况而言,是沿卫→气→营→血的顺序渐次深人。但由于邪气的种类与感邪轻重程度的差别,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等因素,临床中亦有病变初起即不经卫分而迳见气分证或营分证者;还有卫分证与气分证同时出现的“卫气同病”;或气分证与营血证、血分证同时出现的“气营两燔、气血两燔”证;又有卫分证不经气分而直入营分的“逆传心包”证等。
温热病的特点就是热邪伤津,所以治疗上始终要以泄热保津为重点。卫分、气分重在清泄热邪,泄热即可以保津;营分、血分在清热凉血的同时,又要养阴生津。
第六节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也是温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凡外感温热邪气而致病,以发热和热邪伤阴化燥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病变,称为温病。三焦辨证,就是把温热病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三类病证,并以此来标示它们之间的传变规律。上焦温病,包括肺、心、心包的病变;中焦温病,包括脾、胃、大肠的病变,下焦温病,包括肝、肾、膀胱的病变。
温病的三焦传变规律,一般是始于上焦,传变中焦,终于下焦。因为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都是温病的辨证方法,且二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脏腑上的,所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三焦辨证中包含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而卫气营血辨证中也同样包含着三焦所属的脏腑。不过二者又各有所长,其特点就在于: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划分温病浅深轻重的四个阶段;而三焦辨证则着重在划分温病侵袭人体的三大部位。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运用,才能使温病的辨证更为全面。
温热病的治疗原则已在卫气营血辨证中谈过。湿热病的特点是热蕴湿中,湿阻气机,所以其治疗主要在于祛湿清热,宣畅气机。
第七节 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已在第三章“经络”中详为述及,这里只简单说明关于经络辨证和伤寒六经辨正的关系问题,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六经辨证中有些内容与经络辨证是一致的,如六经辨证中也有脏腑和经络病证的内容。但是,正如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一样,经络辨证和六经辨证方法,是有其-定特异性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主要适用于温病辨证。而脏腑辨证等,就不能完全代替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同样道理,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伤寒病的辨证,而不适用于--般内伤杂病的辨证。至于治伤寒病的方子,可以用于治疗内伤杂病,那是另一回事,这不是本书要讨论的内容。经络辨证方法,是广泛适用于外感和内伤杂病的一种辨证方法,但又不能完全代替六经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