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007”

作者: 在诵楼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15:31 被阅读0次

      古代帝王有“庙号”和“谥号”。庙号用于祭祀,这个“祖”那个“宗”,一般体现的是亲缘关系。谥号是综合生前事迹给予的评价,有好有坏,“文”“武”“幽”“厉”即是。如汉武帝刘彻,“武”是谥号,他的庙号则是“世宗”。

      刘邦作为开国皇帝,庙号理所当然的是“太祖”。他死后,大臣们以为他的功劳忒高,给他加了个“高”的谥号。所以他的“官称儿”应该是“汉太祖”或“汉高帝”。那么大家习惯称他作“汉高祖”,是个什么东东?

      首先排除“高祖”是“高帝”和“太祖”的合体,因为没有这么胡来的。有的学者认为“高祖”是汉代人的习惯用法,那也不对,皇帝的称谓是多么严肃、紧张、团结的事,就不要“活泼”了,有正规名号,别起代号啊。

      解释这个事儿,得看看西汉人日常怎么说,就是看看现在流传的西汉皇帝、大臣的诏书、奏书和传世的著作中怎么称呼刘邦。可惜,确实很多人“不严肃”,就连汉元帝称自己这位祖宗都是“高祖”。但统计一下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是首先大量使用“高祖”这一代号的,西汉前、中期的其它著作,如《新书》《淮南子》《盐铁论》等都称“高帝”或“高皇帝”,直到西汉中晚期,“高祖”才流行起来。

      司马迁学问不赖,既传承家学,又和当时的一流学者们有密切交往,不至于对礼仪、制度不了解。他在《史记》中用“高祖”称刘邦,从标题到内容也比较一致,和称汉文帝、汉景帝为“孝文”“孝景”看起来很不协调,但这正是他立意之处。

      这还得从当时开始流行的一种学说谈起,就是董仲舒根据《春秋公羊传》提倡的“三统”论。片面的讲,“三统”是一种神秘又机械的历史循环论,指接受天命从而建立新国家的君王要按照自己相应的一“统”改变历法、衣服车马颜色等,天、地、人三者轮换。司马迁比较相信这些,刘邦建立了大汉朝,自然是受命之君,所以在《高祖本纪》末尾,司马迁说,“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又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高祖”一词则应该来源于《尚书》,指代周文王的。《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司马迁认为刘邦正与周文王相近,二者的功劳不在于取得天下,而是所谓的“继统”“受命”“改制”。

      就好像“007”是合格的特工代号一样,“高祖”是应天合法的君王,不仅严肃,还有着很深的政治意蕴,故而在“三统”学说流行的时代,大家也容易理解、接受。但随着学说的慢慢消亡,人们忘了“高祖”的涵义,又看到时人如此大量使用该称谓,也仅仅只能把它当做一种习惯用法继承下来了。

      详见拙作《释“汉高祖”》,《文教资料》2019年第15期。

相关文章

  • “汉高祖”≈“007”

    古代帝王有“庙号”和“谥号”。庙号用于祭祀,这个“祖”那个“宗”,一般体现的是亲缘关系。谥号是综合生前事迹给...

  • 汉高祖

    萧何

  • 史记•汉高祖

    汉高祖,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先前刘媪曾经休息于大湖岸边,睡梦中与神灵相交合。这时...

  • 国学文化名人(一)

    汉高祖 汉高祖对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

  • 汉高祖是谁

    中午,儿子看搞笑段子,给我说:从事电气焊工作的人称自己是汉高祖! 我问孩子:你知道汉高祖是谁吗? 儿子:我知道。 ...

  • 汉高祖的伟业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巩固政权,恢复国力,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

  • 走近汉高祖刘邦

    汉朝风云变幻,极其富有历史色彩。开国皇帝刘邦,原本只是沛县一位押送劳役的泗水亭长,名季,家中排行老三。 刘邦年轻时...

  • 刘邦真的一无是处吗?

    公元前260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 世称汉高祖。但是,这位汉高祖的名声可不好。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在...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四十

    吕后专权 汉高祖刘邦临死前,杀白马为盟,告示天下,不是刘姓的人不能封王。 汉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汉惠帝。此时汉...

  • 酒中故事(三)

    汉高祖醉斩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末期,刘邦(汉高祖)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但在路上,劳工大多在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高祖”≈“0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b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