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从儒家到道家

从儒家到道家

作者: 归璞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08:25 被阅读0次

    刘安和《淮南子》

    《淮南子》一书主要持道家观点,杂糅各家。

    这本书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不但认为美丑可以转化,而且提出了非审美问题(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2、认为审美有主观性(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着而笑),又有普遍性(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

    3、认为审美能力赖于神(气为之充,而神未之使也)。

    4、认为劳动创造美。

    司马迁和《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由道入儒,并不独尊儒术。他的贡献,除了被称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外,还在于他的文学观点。他认为,历史上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意有所郁结”而“发愤之所为作”,从而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框架,对后世文人有直接影响,比如韩愈主张不平则鸣,李贽主张不愤不作。

    杨雄《法言》“心声心画说”

    杨雄以正统儒家自居,其美学思想的中心是美善统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文质关系的论述,并据此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美而合于圣人之道)辞人之赋丽以淫(华丽而荒淫无度)的著名观点。另一重要观点是“心声心画说”,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声化形,君子小人见矣”。

    王充《均衡》“真美世用说”

    杨雄强调的是美与善的统一,王充关注的是美与真的关系。他的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12个字,“嫉虚妄、立实诚、求真美、为世用”,认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这一思想可谓儒兼墨法,在两汉是一个异类,王充的出现,意味着已成为经学的儒学,必将受到冲击和批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儒家到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bm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