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从儒家到道家

从儒家到道家

作者: 归璞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08:25 被阅读0次

刘安和《淮南子》

《淮南子》一书主要持道家观点,杂糅各家。

这本书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不但认为美丑可以转化,而且提出了非审美问题(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2、认为审美有主观性(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着而笑),又有普遍性(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

3、认为审美能力赖于神(气为之充,而神未之使也)。

4、认为劳动创造美。

司马迁和《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由道入儒,并不独尊儒术。他的贡献,除了被称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外,还在于他的文学观点。他认为,历史上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意有所郁结”而“发愤之所为作”,从而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框架,对后世文人有直接影响,比如韩愈主张不平则鸣,李贽主张不愤不作。

杨雄《法言》“心声心画说”

杨雄以正统儒家自居,其美学思想的中心是美善统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文质关系的论述,并据此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美而合于圣人之道)辞人之赋丽以淫(华丽而荒淫无度)的著名观点。另一重要观点是“心声心画说”,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声化形,君子小人见矣”。

王充《均衡》“真美世用说”

杨雄强调的是美与善的统一,王充关注的是美与真的关系。他的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12个字,“嫉虚妄、立实诚、求真美、为世用”,认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这一思想可谓儒兼墨法,在两汉是一个异类,王充的出现,意味着已成为经学的儒学,必将受到冲击和批判。

相关文章

  • 从儒家到道家

    刘安和《淮南子》 《淮南子》一书主要持道家观点,杂糅各家。 这本书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不但认为美丑可以转化...

  • 线上问答:关于无我

    问:“无我”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涉及,能否从当下的现实出发,谈谈其深刻意义? 答:用儒家的眼光看,从“小我”到“大...

  • 道家思想,形而上学的现世意义?

    道家提出从真到美,相比于儒家的真善美,显示出了道家的境界,道家关心的是宇宙万物。道的概念虽属形而上学,但却...

  • 学习中国哲学思考1

    儒家说的是礼、仁就如有形之体注入灵魂,道家说的秉本执要找到道。 儒家由人及天,道家由天及人。 儒家怎么解决由人到天...

  • 儒释道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

  • 有人批评儒家“假仁义”,你怎么看?

    最近发了几篇关于儒家的文章,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馈,说儒家“假仁义”、“伪君子”。我们从道家如何批评儒家的角度来分析,...

  • 2019-03-01

    儒家从社会 道德 生活的要求我们担当,道家从生命的层面看自由的超脱

  • 法家、道家、儒家

    众所周知,法家、道家、儒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但是,所知道的仅仅只是法家、道家归为一类,两者都是唯物思想主义要...

  • 法家、道家、儒家

    众所周知,法家、道家、儒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但是,所知道的仅仅只是法家、道家归为一类,两者都是唯物思想主义要...

  • 道家与儒家

    近日我在看電視剧《孔子》若有所悟,不妨一议。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儒家所尊崇的是周礼,古代先贤。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儒家到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bm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