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用了半天时间,参加了三级拆书家邓世超老师的拆书课《结构思考力》,为什么要来听这堂拆书课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被邓老师的魅力所吸引!哈哈,其实还想学习一下,如何用结构化思考让我们的方案、报告、PPT能够做到逻辑清晰、亮点突出、吸引力爆棚!相信我们的小伙伴们在写文案的时候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痛苦。
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思考力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小芳和小明是一对情侣。
有一天,小芳皱着眉头说:“小明,我担心我们的未来。”
“别担心,我会努力的!”小明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小芳说。“努力的挣钱,到时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可我还是担心!”
“那要怎么样你才相信?”
小明说完就给小芳发了一张截图:

是不是看到了存款截图,就啥也不想说了!哈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原来真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文字对话”和“图片表达”两种沟通方式效率差距非常大。
根据研究表明:大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比文字要快60000倍!所以当我们能够用图片去说明一件事时,就不要去用文字!
原来“重要的事情说三篇”是错的,应该直接扔给他一张图!
一张图看懂阿里巴巴战略生态

一张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上面两张图是不是很清晰明了呢?
那说了这么多,要如何设计出一个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生动形象、容易记忆的文案呢,这里就要用到一个叫做“结构罗盘”的工具了,请看下图:

其实这个罗盘结构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配”关系
“得”图示
“上”包装
一、“配关系”?
我们要从里向外看,包括了四大类:流动、作用、比较、关系。而每大类中又包含了四种小类型。
流动:整理流程的流动模式,而流动模式又包括了线性、流程、循环、关系四种。
作用:动态变化的作用模式,而作用模式又包括了对立、合力、平衡、阻碍四种。
关系:要点清晰的关系模式,而关系模式又包括了并列、重叠、包含、分割四种。
比较:数据说话的比较模式,而比较模式又包括了成分、排序、序列、关联四种。
三、“得图示“
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把每一种逻辑关系用“图例”的方式加以形象化说明。我们在Microsoft PowerPoint中,就有大量的图示:

而这些“SmartArt”图示也都是可以用上面所讲的“关系”进行一一对应。

我们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一下:
结构罗盘工具好;
流动关系作比较;
配上图形逻辑妙;
内容呈现呱呱叫。
三、“上包装”
通过对要点的语言包装可以让对方更容易记忆。比如出门的四件事“身手钥钱”,也就是出门之前要记得拿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红军当年众所周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因为朗朗上口,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口碑相传。
“上包装”的任务是尝试将已经搭建好金字塔结构的一级目录通过类比,加上简单、明了且形象的方式让对方更容易记忆并接受你的观点。
简化:运用删除的方式进行包装,可以使用拆、删、突的方式;
类比:运用形象或行为类比的方式进行包装,可以涉及词语、字母、数字、颜色、部位
整合:通过对色彩、词语、数字的整合进行包装,可以包括形象、行为
引用:引用广告、歌曲或名言的方式进行包装,可以引用广告、歌曲、名言、流程语等等
我们来举个例子:

通过使用前述的简化、类比、整合及引用的方式,我们将以上文案就修改为:

用了以上的神奇的“结构罗盘”工具,把我们需要向对方阐述的长篇大论,通过梳理结构(配关系)、图形展示(得图示)、简化记忆(上包装)的方式,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让我们记住:
大道至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