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是在漂浮2021圣诞演出时碰见的老师,说来特别的巧,看演出时她就坐我隔壁,她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说她为了追求教育理想舍弃了很多东西,并且拼搏出自己的路径。我当时特别受触动,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跟现实的艰难处境,同时也大获信心,这个世界有很多人跟你一样,为了梦想奋力前进。于是主动加了她微信,后面在漂浮元旦一人一故事初阶培训时再次遇到,聊起我在找工作她还帮我推荐了很多工作,最后也在她的推荐下我成功找到满意的学校。
一直以为她是个90后,结果今天她告诉我她已经当教师20多年了,完全看不出来!!!看来呀,当一个人拥有良好心态,并且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真的会显年轻!她跟我分享了她的3个教学故事
1、教学反思使我拥有了工作机会:
当我提到教学反思时,陈老师说她就是因为这个而拥有了工作机会。当年她刚毕业,自学了编程,搭建了网站,并且在教育论坛上记录自己的教学日志,深圳有一位校长看到她的教学日志后给她打电话并邀请她来深圳工作。她让我看到: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机会自然会来临。
2、接班最"差”的班,面对最“捣蛋”的同学:
陈老师曾经中途接手一个“六年级差班”,差到有一位英语老师为了不接这个班而辞职,班级里也发生过学生打老师的现象。有一次,突然有个孩子冲出了教室,班里的其他同学在窃窃私语讨论这个孩子,甚至说不要把他当成我们班的学生了。陈老师给班里的孩子们上了一节课,大概意思是说“我很生气,气的不是这个孩子跑出教室,而是作为同班同学的大家,没有去思考他遇到了什么难题,只是一味的指责、抛弃他”。我很敬佩陈老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做到自己先理解、接纳特殊需求的孩子,再影响全班同学去做一个支持、理解他人的人。一个“刺头”之所以会成为“刺头”、“刺头”如何“改良”,环境是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陈老师不仅是自己身体力行在支持孩子,还带领全班去为孩子营造好的环境。
在一个月后,有另外一个孩子,之前从来不在家里主动完成作业,但现在居然主动完成了语文作业,孩子不仅愿意主动学习了,还请家长帮忙跟陈老师申请放学后要留在学校写作业,因为孩子想跟陈老师呆在一起。陈老师会主动把几个需要辅导的孩子放学留下,准备点咖啡、点心,陪伴他们完成作业。这些爱与陪伴,给足了孩子们安全感,让他们对小学有了感情,用孩子的话说,就是“以前我只迫不及待的想毕业离开这里,现在我舍不得离开小学了”。
3、头上有乌云:
有一次,陈老师遇到了一些难题心情很不好,但课得继续上,她在上课前跟孩子们说“你们发现我今天有什么变化吗,对,我今天没有笑,我头上有多乌云,所以你们今天要小心,不要待会电闪雷鸣的伤到你们”。那节课,孩子们都特别认真,下课时有孩子跑去陈老师身边,说“陈陈,你蹲下”,然后往她轻轻头上一吹,问她说“现在乌云走了吗?”,还有孩子来关心她,问她好点了没有。我想,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可以被孩子们疗愈。想起了我可爱的三(4)班,虽然让我头疼不已,但回想起来有很多温暖的画面。
最近寒假我一直在回想我上学期的工作,跟准备下学期的工作,趁这个聊天机会我也她请教了她一些教学问题
1.如何建立教师威信:有爱,才有敬;对孩子们重要的是公正、教师人格魅力;先关系,后教学。听到“公正”两字我感触还是蛮大的,我观察到孩子们很追求公平,而老师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于“优等生”更容易信任、包容,面对同样的错误,优等生犯错时老师很容易会先理解ta可能是有什么原因,从而更温和的对待ta,但对“惯犯”就会立马严肃批评甚至恶语相对。
我上学期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又或者是有时候,我不公平的对待学生但我不自知也没有跟学生们解释。比如有一次我要求全部同学停笔做眼保健操,有一位同学想继续做数学题我阻止了,但却要求某位没完成作业的同学上讲台继续做题。那位被阻止的同学就一直在大喊“不公平,为什么他就可以”。
2.开学第一课,最关键的是什么:让学生们爱上你,爱上课堂。规则也是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有趣、温柔与设立规则并不冲突。
3.你怎么看待有的老师说,第一节课不要笑,要严厉,等到后面再逐渐放松要求,这个时候孩子们还会觉得老师真好:陈老师回应说,“这跟渣男有什么区别,知道你会依赖我(小学生的重要关系是老师,天然的会依赖老师),所以一开始就冷着你,后面稍微对你好点你就感激涕零。我个人不喜欢这种风格,我觉得,如果你就是个严厉的人那你第一节课就严厉没关系,但你就是喜欢笑,想笑,没必要伪装自己。”我有种感悟,先严后松应该是针对规则本身,一开始要求严格的遵守规则,后面再恰当的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而非在说老师的性格及处事风格,老师还是要有自己的稳定的处事风格。
4.如何建立规则:陈老师回应说,她喜欢跟孩子们讨论规则,举个例子,她很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之前她会问孩子们想不想听,当好多同学时都想听该怎么办,慢慢的引导孩子们一起建立公约。如果是孩子犯了一些错误,但事先没有约定好惩罚,陈老师会告诉学生"这是你第一次犯,我们之前也没有约定好惩罚,所以这一次我可以原谅你,但是下不为例"。还可以量化的告诉孩子们规则,告诉孩子们讲话的音量有4个级别,0级是不能有任何声音只能眼睛交流;1级是窃窃私语不能让第三个人听到,因为不能影响到他人学习;3级是小组内分享,要让所有组员都听到但不影响其他组;4级是做公开分享/演讲,要有气场要让所有人都听到。并且带着孩子们去强化练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体验式培训、即兴戏剧的东西可以用在里面。
5.怎样的惩罚是恰当的:与孩子们事先约定的惩罚,但遇到不恰当的约定老师要恰当修改。比如说,陈老师跟孩子们讨论没写作业的惩罚时,有孩子说那就罚抄作业30遍。她告诉学生“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而不是为了罚你们、让你们不舒服,老师只想帮助你,当你没完成时,我不想要你罚抄,而是想留下来陪你一起完成作业。”我想,如果我是学生,听到这样真诚的话我会愿意主动写作业的。但这个是考验老师功力的,首先要自己要相信孩子们会做到的,其次要足够真诚跟有力量。
6.曾经有个“教学事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我分享了我上学期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情绪不大稳定的孩子很追求作业正确率,无法接受自己做错题,所以当他遇到稍微难点的题目他就不愿思考而想问同学要答案,有一次延时服务他一直缠着某位同学要答案,我建议他先自行思考再咨询其他同学,并建议该同学换个座位,他情绪稳定下来了也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但他还是小小声的冒了一句“傻逼”。
我没有及时处理他的这句话,但在课后我跟班主任聊了这件事情,班主任觉得要严肃对待,于是我跟家长通了电话,严肃的反馈了这件事情,也在电话里告诉孩子我知道他只是一时情绪,但老师希望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所以骂人是不对的。隔天,班主任跟孩子进行了很严肃的1对1沟通,并且让孩子给我写了封道歉信,我本来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结果在我当天上完课后,班主任进入教室让孩子当着全部的同学跟我道歉,孩子很小声的读道歉信,班主任一遍又一遍的说太小声了听不到,一遍又一遍的让孩子重复读,班里慢慢躁动起来,不耐烦喊着那个孩子的名字,抱怨他耽误了课间休息时间,在几遍之后我才匆匆回应了“我听到你的道歉,我接受你的道歉”,然后匆匆忙忙的赶去另外一个班级继续上课。
陈老师立马回应了我的情绪“当时你也很不舒服吧”,是的,但在那个当下我也没有能量去反思跟对抗,陈老师说,如果是她,她会在班级里直接拒绝说“xx老师,我可以自己处理这件事情。”你是可以say no的,其实当你自己有界限时,别人会对你更尊敬。如果是孩子对陈老师说傻逼,她会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孩子“我刚刚听到了傻逼2个字,当别人在说这2个字的时候,有时候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不是真的在骂人,有时候是在骂某个人,老师想跟你确认一下,你是在骂我吗?如果是真的在骂我,我很难过,但我想,你这样骂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我想问一问是哪句话让你不舒服了吗?
我感受到,老师觉察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太重要了,越是这种时刻更需要老师稳定,才能教育学生。
陈老师开玩笑说我们今天是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于是我趁机问,那对于下学期工作,你觉得我还可以做哪些准备:
1. 主动寻找师傅:在职业前期,适合的师傅非常重要,这对以后的教学风格影响很大。所以建议主动出击,积极找教学主任汇报工作并提出需求“我可以在接下来一周申请多听课,寻找适合自己的师傅吗?”而非被动的等学校安排。
可以关注2种类型的师傅,一是班主任师傅,二是学科师傅。也可以有意识的提问,咨询学科师傅在哪个阶段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品质,问其他老师,如果中途接班,最需要接到的班级是怎样的(逆向设计思维,以终为始)。
2.看课程标准,教学要有大局观,了解六年级要掌握什么知识技能
3.分析近5年南山期末试卷,掌握了重点,那就按照重搞教学准不会错。
4.主动跟陈老师要班主任管理的资料,如果她忘记了就提醒,如果她忙得忘发了不要不好意思,持续的问
5.给自己做个2年规划,包含自我成长跟工作相关的。举例自我成长可以是看什么书,学什么课,工作相关可以是班级每天都能做好卫生、学生排队迅速等等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自己有幸就在从事这个事业,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