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无声告白》封面上的一句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打动了很多人。
故事是以一位少女半夜落水而亡开篇。这位成绩优异,家庭和美,深受父母关爱的女生,是什么促使她半夜来到湖边,选择跳湖呢?小说以两条线,一条是父母心痛之余开始寻找女孩投湖背后的原因,另一条则是回忆父母那一代的故事,两者交叉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家庭的故事。
是父母的期望杀了她。
她的父亲是华裔,从小出生并生活在美国的唐人街。因为黑色的头发,黄色的皮肤,他从小遭受着白人异样的眼神,轻蔑的语气,尽管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路考上哈佛大学,成为大学的终身教授。但他依然无法融入美国的社会,无法融入他周围的社交圈。
她的父亲终其一生,都想融入美国社会,希望别人像对待一个普通美国人来对待他。
她的母亲是单身家庭成长的白人女孩,幼时因为父亲的不告而别,母亲坚信的认为,女人一定要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才是女人成功的标志。但她很反感这种价值观,于是她上学的时候,选修的都是男生会选的科目,做的比男生还好。立志自己要独立,成为一名医生。
他们两个人的结合,除了爱情,还有一种各取所需的意味。
女孩的父亲娶了一个白人姑娘,以为可以融入白人的主流社会。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华裔是不受欢迎的,而她跑进办公室亲吻这位华裔老师,与他相恋,在某方面来说期望跳出美国主流的价值观,实现自己不同寻常的价值。
只是没想到白人姑娘并没有多少朋友,也不是很合群,无法帮助他融入主流社会。而她自己的意外怀孕,选择终止学业,成为医生的梦想自然破灭,不仅如此,她还成为了她以前一直看不上的家庭主妇。
于是,他们把对自己的期待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子女上。父亲无法融入社会,或者说不敢融入,于是他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推入社交圈,希望他们能让他骄傲,结果使他们深受伤害和打击。她的母亲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一厢情愿觉得自己女儿很有天赋,盯着她的课业,送她礼物都是科学著作,希望女儿成为一名医生。但女孩完全不想成为医生。
女孩的哥哥考上了哈佛,终于可以离开家里的这个环境了,仅有的那个懂自己的人也要离开了,就像失去了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来自父母的期待不断的熄灭了她生命的那束光,她选择了永远的自由。
期望是一个牢笼,它可能是无止境的,满足了一个,还有下一个。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的过程,而父母就是那个能引导小孩最好的角色。
最近这一两个月我心理状态有点崩,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还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发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其他人对我的评价,甚至有时候我对自己的认知也来源于别人对我的认知。
过于的为他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这让我很痛苦。
限定我自己的标准,不是来自我本人制定的,而是其他不同的人。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满足到所有这些,这绝不可能。痛苦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这个过程里面,我很多次想起我看过的这本《无声告白》,想起这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其实看完这本书我挺庆幸的,青春期的小孩比较多愁善感,会把自己心理那些小情绪,不管是负面还是正面,都会放大很多倍。小时候一次挨打会让你刻骨铭心,一次出游可以让你开心很久。
我小时候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初中的时候我同学送了我一本漂亮的带有密码锁的本子,于是我拿来当日记本,写了一些对我爹妈不满的细节,然后怕他们看到藏在带锁的抽屉里。结果悲剧的是被我一个叔叔发现了,撬了锁看了内容之后,他给到了我爸,然后我就得到了一顿胖揍。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相信锁这件事了,也再也没有写过日记了。
你看这一件小事,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庆幸我从青春期一路走过来,明白曾经的悲伤有多重,就知道当时的自己多坚强。
我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愿意因为别人影响自己的喜怒哀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够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敢相信自己很好,不够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的夸赞我会很开心,遇到问题会下意识找自己问题,这些事情的根源其实我大概也知道。
如果你问我,知道了问题,比如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下意识想讨好别人,那么该怎么办?
如果是我的话,我大概会先问自己,这个人你在意吗?不在意的话,那就管他怎么评价你,管他是谁,爱谁谁,这些影响不了你,也非常没必要。如果在意这个人,那么问问自己对这件事的标准,如果符合你自己的标准,那就放过自己。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再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骗不过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开心就是开心,被伤到了就是被伤到了。忠于自己的感受。毕竟我都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再轻易生气,也不会随意说一些让我后悔的话。
对别人说好很容易,希望有一天,说NO也是可以很简单。
成长的过程大概就是跟一路走过来的自我作斗争吧,一点一点抹掉以前不健康的心理,纠正自己的潜意识。虽然痛苦,但也酸爽。
毕竟那可比浑浑噩噩刺激多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