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502篇】《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第502篇】《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作者: 杜香开花2008 | 来源:发表于2021-01-30 23:05 被阅读0次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这几句话道理很明了,但是却极其的不现实,因为物品必然会有贵有点想要,人们对好的差的东西都一视同仁,那怎么可能呢?这不仅仅是人们重视和崇尚的问题,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问题。人都有向好的心里,谁愿意不好呢?

老子的这一段阐述历来为人所诟病,因此这被看作是一种愚民思想。其实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看,的确存在误解其主张为渔民的嫌疑。但是若往深层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实质上并非那么一回事。在老子看来,人们保持着淳朴与天真,社会才是美好的。保持淳朴也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事实上,人们能保持这份淳朴和天真吗?真的很难。我觉得自己就不能完全做到,这大概就是我们不能称之为圣人的原因。

就像刘秀的好朋友严子陵,他的淡然,他的与事无争,确实让人敬佩。

看看我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世俗的我们做不到如此清静,无为。

为人之道,举例讲到了与世无争的严子陵。他的好友刘秀做了皇帝后,多次寻找他,都不得,后来全城贴出告示。被发现后,刘秀多次派人去拜访他,都被他以"认错人了"为理由拒绝。最后,没办法,又被绑回了京城,但是他依然不接受刘秀请求自己辅佐的美差。最后,刘秀实在拿他没办法,就任由严子陵自己了。这是真正的不争。

相关文章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2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二节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

  • 百字瞻瞻26:虚其心,实其腹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的治理原则是:...

  • 共学《道德经》第3天

    共学《道德经》第3天2022年2月18日 第三章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

  •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

  • 道德经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一节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

  • 我所理解的《道德经》(三)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何谓圣人之治?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环境才可以称之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3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节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

  • 道行天下之三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502篇】《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nc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