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的对话(1)

作者: 方丹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16:22 被阅读0次
纪录片《瓷路》

对于国人来说,使用瓷器就和吃饭喝茶一样平常,它就像空气流动一样遍布于我们生活的各处细节之中,甚至在欧洲文艺复兴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其身影。然而从筛土到揉泥,从低温陶到高温瓷,从普罗大众,进入宅门庙堂,这种器具的发展也在经历着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迁。


  “泥沙入手经抟埴,

                光色便与寻常殊”


抟(tuán)土,是制器的第一步。

作为瓷器的前身,陶器是何时出现的虽已无从考证,但可以从一个有趣的传说中初见端倪。上古时期,宁封子是黄帝身边的一位巧匠,偶然一次他将鱼封进泥团中放入火堆,等到三天后回家,早已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待想起后扒出泥团,鱼是没法吃了,可他却得到了一个坚硬的陶土容器,用其装水盛物都十分方便,因此,“陶”便诞生了。果然,为了吃所产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宁封子制陶便是佐证。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陶盆

陶器的诞生,为人们漫长的寻美之路便拉开了序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新石器时期人面鱼纹盆,为历史记录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彩陶旋涡纹尖底瓶体现了人们开始学会装饰容器,从黑陶到白陶,颜色逐渐开始被人们所支配。

黑陶蛋壳杯

唐三彩的烧造,成为唐朝繁荣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为统治者所推崇,但以土为器,仍然是时代难以摒弃的工艺,甚至一度在唐朝达到顶峰。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唐三彩依旧是陶器,但釉彩的加入大大丰富了这一素材,胡汉的交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明的汇合,陶,蜕变为了瓷。

唐•三彩马

景德镇青白瓷和长沙窑瓷器的出现和大量烧造,使海上瓷器之路初步形成,一南一北,水路陆路,将大唐的盛世和气象延伸和影响到遥远的异国他乡。

唐•三彩女性立俑

相关文章

  • 建盏匠人陈慧敏携“雙世柴窑”,触摸古柴窑气韵

    柴窑,是古代匠人的智慧创造,千百年来,它默默演绎着泥与火、人与自然的共舞与对话。 炉火熊熊,炉意鼎沸,在交融与碰撞...

  • 泥与火的艺术

    . 窑变 是泥与火的艺术.,凝结了火的精华,偶然独钟,出天然奇色,光怪可爱,邈不可得,弥足珍贵. *...

  • 活着,就是一种与生命的对话

    1、深度对话 读书是与作者的对话 写作是与读者的对话 讲课是与听者的对话 2、宽度对话 恋...

  • 泥犁殿与恶魔:与佛的对话

    【壹】 一声枪响,他倒下了。 电视、报纸、各大网络全是有关于他的消息。不是全省,也不是全国,而是全球。他觉得自己是...

  • 《与“我”对话》目录

    《与“我”对话》1梦中遇到自己 《与“我”对话》2什么是“我”? 《与“我”对话》3身体存在的意义 《与“我”对话...

  • 【与神对话】和【零极限】系列完整书单

    与神对话 与神对话1 与神对话2 与神对话3 与神为友 与神合一 与神回家 明日之神 与神对话问答录 与神谈生死 ...

  • 啃读者19.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4)

    1. 理想课堂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而人与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

  • 与自己的对话(1)

    深秋的雨,轻寒。 周末的暮色里,一个人的家。 煞有介事的泡上一壶普洱, 青花瓷的蓝光微微泛着冷雨的清寂。 打开一包...

  • 与儿子的对话1

    上二年级的儿子在做了几到四年级的加减计算题后,得意的让我再出几道题。 我在纸上写下72÷12。 儿子略微思考一会,...

  • 与师傅的对话(1)

    文/雪寒君 01 我:“师傅,当我在敲着键盘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我会有写完了的一天吧。” 师傅:“会,也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泥与火的对话(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r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