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人生一辈子的课题。我们常说:知识(应为智慧,后面会说明)改变命运,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是学习得来的,而性格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所以说学习改变命运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明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把学习当乐趣并且能真正进入到学习的“心流”愉悦当中?带着这个问题,不妨漫谈如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从为什么学习与如何学开始吧,至于学什么则需因人因事而异了。如果这两个问题不搞清楚,目的不明,方向不清,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方法不对头,学习障碍不扫除,自然就效果不佳,既没有动力,又没有效果,收获不到学习的成果,体会不到学习的好处,当然就谈不上快乐,谈“心流”则更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学?有人做过分析整理,大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1.被各种要求学习的被动学习。家长要求孩子的各种课外班甚至上学本身;参加工作后单位的各种强制学习等等。
2.基于工作压力或职业需求的各种被动或主动的学习。各种执业资格,学位证书等等。
3.不明目的的为学习而学习。即学习是个人基于对内在的各种不安全感或不够自信的“学习补偿”并逐渐走向“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现实中有这样一些人,习惯了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持续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项目等,似乎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才觉得时间没有虚度,至于究竟学到了什么,是否真正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是否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好,反而顾不上思考。
4.把学习当成个人内在成长的需要和对生命真相的持续追求。人只要活着,就难免会遇到各种人,经历各种事,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和不解,人们往往是在不断遇到瓶颈和突破瓶颈的过程中持续获得进步,并由此产生找到究竟答案的好奇和动力,这本身就是学习,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找到基本生存方式,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创建融合的社会关系,进而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解脱。
从为什么学的角度来谈学习,个人更认同第四种情形,并且是把追求本质和内在成长当成学习的唯一目的。因为追求本质和内在成长的学习,看似短期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不强,却往往能够规避学习的各种陷进和障碍,更快地获得更为深入的进步。否则,带着其他目的的学习,要么容易遇到学习障碍而导致效率不高,要么即使是在短期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容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且因此而产生懈怠情绪,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人极易遭遇新一轮挑战。
人与人之间学习目的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本质上源于“学习主体”(学习者是谁)的不同,所有的学习都是“我”在学习,“我”是学习的主体。相同的信息知识,工具方法输入,内化吸收后却呈现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受到了“我”的解读,“我”的认知习惯和偏好的影响,是“我”在理解,消化和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的基础和本质是 认识自己。 “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追求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追求?等等。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模式和逻辑”没有真正理解,面对人或者事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去反应和用力,并且对这样的本能毫无觉察(这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反面印证)。其结果就很容易是这样的:我们拼尽了全力,一直在追求成长,却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学习,却在走向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从以上可以认知:真正的学习障碍是对“我”缺乏认识和觉察。“我”为什么学习?是迫于压力“病急乱投医”?是追求虚妄的“为学习而学习”?还是寻求真理,求得“内在的成长与进步”?首先,如果你对“我的追求”和“我为什么追求”没有充分的思考和认识,就会对自己在每一个当下“应该学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等缺乏判断。被动,稀里糊涂地学习,自然很难有高效的效果。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受到诸如不安全感,攀比心,怕被否定。急于求成等因素的沾染,随时都有可能偏离学习的初心而不自知,学习的效率当然很难保障。最后,学习获得某些成果或者遇到问题和障碍时,“究竟因为什么”“如何更好地应对”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也是稀里糊涂和不清不楚的。
如何扫除真正的学习障碍?儒家讲人生三重境界“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我们要想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首先得见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学习的前提!
“见自己”是门大学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里都有讲,尤其是佛家。这里还是尽量用现代科学语境来说比较好理解一点。
任何学习都是“我”在学习,所有的选择和决策都是“我”的反应。人是学习过程中吸收(器)和转化(器)的载体,吸收(输入)的是信息和知识,只有经过“我”的转化(输出或叫领悟)才能变为自己的智慧。(所以,还有个说法,知识并不等于力量,只有智慧才是)。
每一个“我”作为吸收器和转化器的载体,都会受到天生特质,遗传因素,父母言传身教,学校教育和各自经历的影响以及与外部世界相处的基本功能(眼,耳,鼻,舌,身,大脑和心灵)的开发程度和成熟度,呈现的模式和特征都不尽相同,包括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能力,大脑对于诸如对错,好坏,大小,高低,价值意义,投入产出效率等的判断依据以及心灵对于喜欢与不喜欢,亲近与疏远,熟悉与陌生,渴望和抗拒等的感觉反应。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就相当于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黑箱”,无论接受还是转化,本质上都是不可控的,接近于本能而随机的。这样的学习效果就很难保证。
每一个个体的“我”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是每一秒都在变化的具体而特定的存在。只有“我”对自身建立认识并不断增进了解。才有可能知道“如何变得更好”,“当下的最佳切入点在哪里”“什么才是更合适的学习方式”等问题,才能在一步步的经历中一点一点的变化,一步一步地成长,而不是基于别人的经验总结,然后生搬硬套。也正是基于此,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自己”是一个不断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提升与自我革命的过程(与窑洞之问的第二答案是一致的)。因此,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习的内容,还需要通过内容的消化吸收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完成对自身的的持续优化(包括让身心变得更加通透,觉察更加敏锐)。虽然每个人的学习内容会因各自工作专业,行业领域以及生活场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自身的训练逻辑和方法是一致的。理论上讲,在自身学习效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学习内容的边界会被逐渐打破!越到后面,学问之间越相通(万法归一)。只有在“内容吸收转化”和“载体优化”之间建立良性循环,才能持续提升学习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借事修心”“借假修真”“工作生活是修行的道场”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真正的进步,一定会带来能力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他会在工作中越来越游刃有余,为人处世的通透和分寸感会越来越理想,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和谐,生命状态积极而放松,担当而从容,丰富而通透。当一个人收获到以上,就能体会“心流”,也能体会到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活到老,学到老!《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愉悦学习,紧张工作,幸福生活”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