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的经典之作,初版于1985年。
1980年代,电视早已经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以迅速、直观、简单、娱乐性强的特点,在家庭、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娱乐和传播角色,迅速取代了传统印刷产品的统治地位,例如书刊杂志、报纸等,成为公众与社会之间炙手可热的新媒介。
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以及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争相恐后地涌入电视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任何严肃的主题都可以披上娱乐的外衣,在电视中争相愉悦大众。
这种任何领域都可娱乐的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则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日益沉迷,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本书的前言引用了两个作家观点的对比,说明了本书要讨论的主旨,以及引出的结论。这两个作家分别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和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奥威尔在他1949年所著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中,描绘了未来独裁统治下的恐怖场景,他认为未来人们将失去自由。而赫胥黎在他发表于1932年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则以讽刺的笔法描写了他心目中的未来世界,人们将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书中对两位作家的观点在信息、阅读以及文化的自由等等方面罗列了很多对比项。简单来说,就是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而赫胥黎则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本文作者要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从1985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即使没有波兹曼的结论,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赫胥黎的预言是正确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波兹曼的论证没有意义,相反,波兹曼的这本书,恰如警钟,早早警示了无休止的娱乐对人类的危害,提醒我们不要沉迷娱乐。
如今,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娱乐业比1980年代更加发达。电视业早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开始走下坡路。现在即使电视屏幕越做越大,像素越来越高,也逃脱不了被冷落的命运,逐步被手机和电脑取代。随着微博、QQ、微信、抖音等交流APP的出现,每个人都能轻易地在互联网上获得娱乐的享受,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娱乐自己。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以传播为目的的电视业将走向穷途末路,甚至电脑也将沦为专业工具,手机将成为最便捷的传播和娱乐工具。一机在手,天下皆有,只要想知道,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信息都能轻松获得,每个人都显得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然而,真的会这样吗?当然不是,见多识广并不等于就是知识分子,顶多就是个知道分子。因为任何才能都不可能轻易获得,不经过思考、轻松得到的东西必然只能浮于表面。
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人们被裹挟向前,每天热衷于追逐层出不穷的新闻、热点,刷无穷无尽的短视频,乐此不疲,人云亦云,在娱乐的狂欢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人们变得只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东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可怕的是,人们对此竟毫无知觉,日渐沉沦。
这幅情景就像陈丹青在推荐这本书时所说的一样:“我们今天已经处于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这就是这本《娱乐至死》的意义所在,早早就揭示了娱乐至死的真相,让我们清醒过来,实现自我救赎和文化拯救。
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娱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