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孝”文化

作者: 塔洱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21:58 被阅读0次

      如果你去看过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随便拎一个出来对比,你会发现,现在人们口中的妈宝男都不算什么,中国自古就有孝顺的传统美德,因此流传了很多故事,现代人的选择已经非常非常非常自由了,我们的民族一直在进步。

      就拿王裒泣墓的故事来说就已经够我笑不活了,王裒泣墓别称《闻雷泣墓》讲述了魏晋时孝子王裒的孝行。王裒,字伟元,事亲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雷,即奔墓所,拜泣告曰: 裒在此,母勿惧。

      我知道你可能看不懂,别急我来给您翻译一下,大概就是说,魏晋时有个叫王裒的人,他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所以没到打雷时他便奔赴母亲的墓地,一边拜一边哭,说你的孩子王裒我来了,母亲大人你不要害怕。这种剧情让现代人来看,孝顺是孝顺但这个王裒莫不是傻子?

      除人让人惊掉下巴的《闻雷泣墓》还有更让人苦笑不得的《郭巨埋儿》为了节约粮食供奉自己的老母亲,而要把自己的孩子给埋掉。我怀疑是因为故事情节太过奇葩而流传至今,难怪鲁迅先生对这图反感至极在《朝花夕拾》当中也曾做过一二评论。

    如果说这些你都不熟悉,那么电视剧里常有的剧情,《卖身葬父》你总该知道了,这也同样出自二十四孝图。

    父母大过天!这是史书在不停宣传的道理。弟子规中同样也有记载,父母呼,勿应缓。父母命,行勿懒。对于孝的标准有具体要求,并且较为苛刻,单凭这两点很多现代人就达不到孝顺的标准了。

    至于现代,在汉语中出现了一个词叫做“道德绑架”这个词的出现让很多人变得理所当然的做自己,但凡借助某种情感上的捆绑,或压迫,都可以以一句“不要道德绑架我”作为开脱,先不评价这个词的好坏,而是对于“孝”人们已经觉醒了,孝不在是一味顺从!“孝”可以是陪伴,可以是赡养,可以是关爱,但唯独不能是听从和顺从,很多人在刻意把顺字抹去。

      确实,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一味顺从就是不独立和妈宝的体现 ,借助孝顺掌控孩子的言行或思想的想法也越来越不切实际了。

        虽然“孝”文化一直在不断推崇,也确为良好美德,但我要说的是“忠孝难两全”选择忠于自己还是顺从亲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无论如何 “孝”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再是失去自我的“孝”,而是保全自我的“孝”。

     

相关文章

  • 论古今“孝”文化

    如果你去看过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随便拎一个出来对比,你会发现,现在人们口中的妈宝男都不算什么,中国自古就有...

  • 古今孝之说

    古之孝,从,应,顺,伴,今之孝,懂,愿,顺,伴,

  • 杂论——论传统文化“孝”

    孝是中华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是核心思想之一,深深的刻印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自武帝始开辟举孝廉,(《汉书武帝纪》:初令郡...

  • 论孝

    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中,孝,是从古至今从没有缺少过的,现代家庭强调的也是孝,而孔子先生的论孝,最重要的观点就是...

  • 小勇士服务中心新班招生啦!

    托管班:午托、晚托、小饭桌,课后辅导。 国学班:让孩子懂礼仪,达古今,孝亲恩, 提高文化素养和成长...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

  • 论古今

    纵观古今,王朝兴替,岁月变迁。时代的浪花淹没了盛世繁华,革命的变迁铸就了繁荣昌盛。 君不见,始皇一统六国...

  • 论古今

    月光酿作了酒, 却不得而醉。 剑光一闪, 便豪气万丈。 千古风流者无数, 秦有始皇, 南平百越,北击匈奴。 天下归...

  • 论孝,论心不论行,论行贫家无孝子。

  • “视民如父母,以孝视天下”墨子的孝道观

    孝,是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于孝文化的研究,历来多以儒家主张的孝文化为主,而缺少对墨子孝文化的研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古今“孝”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al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