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学贯中西,气质脱尘。
虽历尽沧桑,却以带来从容的方式度过了一个多世纪。
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香气,这就是杨绛先生。
她的样子是我想成为的样子,这也是读桑妮的《杨绛传》初衷。
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是十分著名的律师。他从不打骂孩子,也不会娇宠孩子,男孩女孩一律平等,凡事力求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母亲唐须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也是一个爱书之人。她将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很淡漠,比如,在遇到好的东西时,她也本着别人优先、自己有没有都无所谓的态度。
这样的父亲母亲,在潜移默化之中无形感染了成长中的杨绛,使她从小就明白:“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得自己去争取。”
一个孩子若拥有这样一个家庭,成长之中若有如此父母施以教育,真是莫大的幸运。
让她自小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更形成了良好的心性。
世间女子,万千绚丽多姿,唯有她一人静好如诗,如花盛开。与书结缘,让她更睿智。
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杨绛说。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过了。”
父亲笑道:“我也这样。”
可见书于杨绛而言是食粮;可见知女莫若父;可见女好学如父。
书评|杨绛:与书结缘,且以优雅过一生越努力,越幸运,杨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种类繁多。她考上了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并选修了自己喜欢的中文系写作课。
她与钱钟书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走到一起是很自然的事情。
世间最难得找到一个合心合意的人,更难得的是合心合意的人也恰恰爱自己。无论时间对错,遇到对的人确实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好的爱情。
钱钟书曾在他的《围城》中下过结论,两个要结婚的人,若想看出彼此的破绽,结婚前最好去旅行,但是不能短,至少要一个月,如此舟车劳顿下难免会心烦意乱,很自然就会“原形毕露”,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会就此分开,那么就可以结婚了。
杨绛和钱钟书是这世间伴侣的最好榜样,看他们的爱情婚姻,便知这世间姻缘的美好是伴随,而不是追随。
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堂。对书的痴迷让人佩服,图书馆是他们最常去的地方。他们像极了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琴瑟和鸣。”
他俩时常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杨绛和钱钟书两人所读的书册数不相上下,不过比赛过程令人心生暖意、读读写写、嘻嘻闹闹、日子从指缝间悄然溜走,留下无数悠悠情趣,如何不羡煞世人?
不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依然故我地沉浸在他们最爱的读书上,深夜攻读有之,白日图书馆借阅有之,或相对两端读书,生活遂有了满心的喜悦。
杨绛读英国传记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的句子:“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锺书说:“我和他一样。”
杨绛也回答道:“我也一样。”
这样两个人,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佳境诠释的淋漓尽致。
诗人辛笛曾说钱钟书有“誉妻癖”,他眼中的妻子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夫妻、情人又是朋友。
他们不愧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从文学、爱好,到夫妻之道,到事业共识,都是如此相同。
书评|杨绛:与书结缘,且以优雅过一生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他。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时间最壮大吗?不,是“心”,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越是纠结放不下,越会成为你的心魔。
他们一起走过黑暗的岁月。磨难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坚韧,趟过时间的黑暗,走向黎明。
女儿钱瑗乖巧懂事、勤奋好学,不愧是两大学子的孩子,完全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
杨绛先生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八个字:人淡如菊,安之若素。
人淡如菊,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她就是这样行走于人间,一路温暖,一路微笑,一路获取感动,在生命的坎坷和摇曳中,在浮华的岁月和寂静的流年里,始终保持着应有的沉静和稳妥。
阅读是一辈子的财富,发现以前的日子都白活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不值得的事情上。加油,就如杨绛这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