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在前,动之有戒

作者: 一边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23:49 被阅读0次

    世事沧桑,机遇浮沉。利益在前,怎样取舍才能不负天赐、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愚者迷于当下,胡乱运筹,得利而寡惠,让功而寡恩,最终受限于无常。

    明者识天识运,知人知己,方能无往不胜。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止学.利卷》

    【译文】追逐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但他的名望却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伤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选择它们应该慎重。天道贵在有其规律,人贵在明智有节,行动要遵守戒规。

    如果说昨天的文章讲的是用德行来让理性回笼,以避免一味逐利最后只顾逐利,忘记初心甚至得不偿失。今天这段话,讲的是对利的选择,应该说内容更加丰富,且同样精彩。

    段落略长,我们来逐句进行拆解和思考。


    众逐利而富寡

    同样做一件事情,有人挣钱,有人不挣钱,还有人赔钱。这些都是常态,富者永远是少数。这里有个人能力的问题,有社会格局的必然,还有一点,就是“天贵于时”发现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在该出手时出手,才能有效的找到正确的机遇,避免徒劳用功。

    贤让功而名高

    昨天讲过用“怀德”的心来管理获利的欲望;今天就要来讲 “让功”了。

    彼得德鲁克曾经表达过一个重要的观点,事业上我们以为的权利,其实都更趋近于一种“授权”。所以除了善于挥舞手中的权利之外,还要明白怎样做才能持续的保有权利,甚至扩张和升级。当然,这是功利性的角度来分析得失,其实在中国,谦让本来就是“礼”中非常普世的一部分,只是这个地球越来越“平”,我们被各种观点冲击的越来越茫然。有功的时候,既觉得该让,又觉得该当仁不让。很多事落到自己身上就会无所适从,落到别人身上,要么就觉得与己无关,要么就怎么看都不太顺眼。

    所以借这个机会捋一捋什么情况下适合“让功”。先来说“让”:

    “当仁不让”这句成语的出处,是在《论语》的记录中,孔子教导学生,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人”该做的事,即使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这里的“仁”有五点要求:恭、宽、信、敏、惠,分开理解: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

    所以“当仁不让”在论语中的本意,其实是一种在生活中为人处事的态度。有了这个态度在,在事业上可能的纠结就少一些,我们还是说“功劳”该不该让,大家一起做的事,功劳是谁的?大家的!自己那份就适合单拿出来说。上司和上司的上司没做什么,功劳有没有?当然有,不让你做,不培养你有做这个事的能力,也没有这个成就的机会。还有所在的平台,这都不是白来的。所以即使常规来说也是“人贵于明”,眼里不能只有自己的功劳。

    还有一些人的“让”,是策略性的:

    比如,心中有数的人,出于对实效和前景的考量,避免内耗不参与一些名利的争夺,当把心思放在实际的作为上,会构成一个良性的影响,让身边的人,也都愿意去脚踏实地。

    再比如,有自身规划的人,出于对自认发展的战略考量,想要做一个在幕后的助推器,所以对眼前的名利并不热衷。这种大气的选择,也可以为以后累积长远的声望。

    此外,“明哲保身”也是一种让功的理由,但还是要有个长远的规划。最忌一边让功,一边生气,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对利益的选择,要懂得审时度势,也要了解自身的情况,在这些条件框定中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任何选择的首要条件都是“合宜”。利益在前,也别专挑大的,要让理性回笼,想清楚该怎样选择才是最优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益在前,动之有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ss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