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高中这条人生阶段单行的轨道,上到了大学最害怕的就是失去了方向,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什么都想做,可又什么都不想做。毕竟高中三年的单一目标很容易消让我们忘记曾经拥有的梦想,忘记了大学没有别人来为你规划这一个事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44116/e9e4c514e0db9706.jpg)
大学四年怎么度过?从一踏进校园起,就该明确大学四年的目标了,就算现实并不如规划的那般完美,至少能有个目标去追随,有个方向在引导。如果自己对未来几年一头雾水的,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的,尤其需要找身边的人给自己一些意见和建议。努力学习在大学里不像高中一样的盲目单一性,明确了方向之后,才知道要在哪方面努力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44116/b818045f32287bee.jpg)
如果说有人目标清晰有人浑浑噩噩,而我就是最随波逐流的那个。所幸辅导员在第一次年段会上就鼓励我们去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和课外活动,说白了就是为了增长见识拓展思维,好在毕业的时候多多丰富自己履历,不至于在职业的竞争市场中一败涂地。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好的引路人,也不至于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方向。
经过了三年的高中凭死拼活的学习,如愿上到了某所211学校,或许是高中三年太过于克制自己的玩性,大学期间也就彻底脱缰了。期中考期末考都是考前两周的突击背诵,平常也总是忙忙碌碌可总不知自己在干些什么。也给过自己规划,要努力学习,想着在大一下学期争取得到转专业的机会,大二自己写一篇正规论文,大三开始准备考研了。可感觉一直走不上本专业的轨道,摸不着头脑,怎么学都不对,期末成绩也差的不行,自然也就没能转成专业。然后第二个学期就想着考几个证书,人力资源资格证啊,教资啊之类的,终于在大三的时候就一次过了教资笔试和面试,心想终于成功做到一件事了。可终究四年一路走来没有规划中的那样顺利。
人生路没有坦途,正确的路都是经过七拐八弯之后走出来的。
本专业只有一个班,班级三分之二的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虽然如此,这个班级的学生却是学院里最有活力的学生最有上进心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有着很明确的方向,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不至于沉沦彻底。有一心专研学术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就跟着老师做课题做项目,写各种各样的文章找老师批改,了解每一个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寻找感兴趣的课题,一直跟着老师走,最后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篇一类论文,并且获得保研某所985的资格。也有一开始就规划着出国留学的同学,从大一开始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申请各种科研项目,努力学习保成绩的稳定性,积极申请了各种国外交流项目,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在大三开始准备雅思,这些默默努力的人,在别人看来表面生活的平淡无奇,可忽地又发了一篇文章,看不到背后的坚持和努力。也有人想着往另一方面发展,准备跨专业考研,从明确目标开始就一直寻找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事情,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其实社团组织与学习并不冲突。大学积极参加社团组织一方面扩大交际圈,另一方面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在未来四年的时间里为之努力和奋斗。比如班级有两个同学也是在课外实践中爱上了设计,通过课外的线上线下学习,大学四年也不知为多少人多少项目做了设计图。很多时候生活比得不是智力,而是耐力和动力,尤其是在文科世界里,多少人说文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可他们不知文科生的世界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狭小。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44116/d04bc6dacb5daa6d.jpg)
当然学校班级里也总是有些人不再愿意学习,我就是那个介于学与不学之间的人。当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之外时就感觉有些心慌,当时间全用在学习上时我感觉心底很空虚,别人似乎都在忙,而我真的很没用。到了大学,除了竞争保研资格,就没有人再刻意强调排名,我也就选择保持在中等水平,多花时间再课外活动上。我想努力去涉猎尽可能多的课外的知识,包括学习PS,PR,AU,STATA,会声会影,运营公众号等软件应用,准备过备考雅思,计算机二级,高中数学教资(关于这些学习资料想要的可以底下留言哦)。想做的太多,自己无从下手,更显迷茫。虽然生活路径没能按照规划走,可我也也很感谢最终走出来的那条路。
大一:为了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公益社团,学习了ps,文案策划,摄影等。
第一年过得很逍遥,心思全不在学习上,每天没日没夜跟社团的人出去玩。平时花在学习技能上的时间也很多,单单是大一就学会了ps,摄影,项目策划,熟练运用了office。最后在大二参加校外公益活动的时候还开展过一系列培训。
大二:升为部门副部,学习了运营微信公众号,找到了一份勤工,工资待遇挺好的。过了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拿了励志奖学金。
第二年升副部后就有无数个夜晚因为写文案做PPT熬到凌晨三四点,那时候年轻气盛,成就感完全超过了通宵的辛苦,哪怕所做的东西一无所用,也是满心的骄傲啊。大二大三找的那一份勤工工作,也是数不清了多少个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这份工作在这两年的时光占了我所有课堂外的时间,甚至有时还得翘课去做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想着终于在大学期间自己努力赚钱了也是欢喜的不得了。
大三:放弃了勤工,英语六级两次过,高中数学教资笔试面试一次过了,跟同学组织了三下乡实践队,参加挑战杯获奖,申请了SRTP课题。
一直到大三我渐渐意识到,时间不值得,陷入了妄自菲薄和自我怀疑,那时候我的时间里只剩下了这一个不可控制的活动充斥着我的生活,心底燃气了层层焦虑。一直以来对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缺陷耿耿于怀,始终想不明白到底是学不来还是不想学。在做了所有准备之后果断放弃了这份工作,开始跟舍友做项目,搞课题,组织课外实践队,参加各项学术科技比赛,才慢慢填补了心中那莫名的空缺,但是始终过不去没拿过奖学金这一道坎,我不相信大学要挂科才完美,而是相信大学四年,拿过奖学金才算得上圆满。在我看来,学术方面的成就始终是我作为一个学生放不下的最重要的东西。也许我并不是不爱学习,只是在目前的专业上找不到兴趣点,最后下定了决心要考研,从哲学类转向经济类方向,至于考不考得上没关系,只想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路上酣畅淋漓走一走,不至于留下遗憾罢了。
大四:考研,准备调剂和就业
虽平平凡凡,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和轰轰烈烈,可对我来说这校园生活也算是丰富多彩的,自己也有所追求,在努力争取着某样东西。参加的项目有大有小,获得的荣誉虽不多,所幸各个等级奖项也都齐全,勤工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补贴了自己的生活,项目经历也没欠缺,履历不至于写不出东西,这就是我大学四年追寻收获的所有,平平凡凡,却也有滋有味。我朋友总是跟我说,天上月亮只有一个,咱不用单看着月亮满天追寻,做月亮边上闪耀着的无数星星也是逍遥自在的,虽不璀璨,也烨烨生辉。
现在成绩出来了,不高,但是蛮欣慰的,过了复试线,这十个月,我做到了,六年的文科路上,我终于另走了一遭。
其实在考完研的那一周,我去参加了学校组织了一场招聘会,投简历面试了一个不错的公司得到了一份offer,也算是过去三年半学院活动奔波生活的完美结晶吧。这么努力地挣扎着,做个普通人吧!无愧就好~
其实过得平凡不可悲,可悲的是我们停下了主动向前走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