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读书读书楼
《非暴力沟通》: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那些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那些暴力沟通?

作者: 莫尼卡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09:48 被阅读4次

    说到沟通,生活中我们常有这么几个困惑:

    1、为什么总是不能和爱的人好好说话?

    2、有时候明明表达很清楚,但别人就是听不懂或者听不进去?

    3、我们的沟通是有效的吗?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最近读罢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的《非暴力沟通》,受益匪浅,或许也可以解答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关于沟通的问题。其中的几个要点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习惯以言语指责、命令、嘲笑、命令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沟通需求,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目的,反而使我们和沟通者之间建立起了隔阂,彼此的不信任和冷漠更增加了这种沟通方式的“暴力性”。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所践行和推广的“非暴力沟通”正是一种让人们学会如何沟通的方式,也就是教我们“好好说话”。

    非暴力沟通认为,真正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情意相通的,人们通过谈话和聆听,更加明白自身和对方的需求,从而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误区

    1、误区一:妄自评论

    当我们在教室看到一个学生在看手机,我们的内心就会不自觉认为:这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当我们看到拿着六千月薪的同事提着3万的包包,就猜想她肯定家里有矿;当我们工作了一天看到男朋友正躺在床上玩手机时,肯定气鼓鼓觉得他不求上进。

    可是这些,是事实和真相吗?

    或许那个看手机的学生只是在查一个单词,那个同事刚完成了一单十几万的大单得到了奖金,男朋友下班刚把家里的地拖干净才躺着休息。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所看到的的东西去给他人下定义,或许有些人我们可以有机会弄清事实,但有些人却一直会给我们留下那样的坏印象。而一切的根源是:我们混淆了观察和评论。

    正确做法:区别观察与评论。我们观察别人的所作所为,但是不妄加评论。

    例如看到老同学两次提到让你看她刚买的大钻戒,这是观察。

    你认为她让你看钻戒是在炫富,这是评论。

    有一天当她发现你对她是这样的评价时,她会认为你在批评她,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永远不和你来往,我们就又失去了一个朋友。

    学会首先去观察而不是去评论他人,这会让我们多了很多机会去认识不同人的优点,不妄自揣测他人也能让我们多几分释然。

    2、误区二: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

    你能正确区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你肯定会嘲笑我说,废话,我肯定能啊。

    可是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非真实的感受?

    以前在家时,我妈常常说:“你真的太懒了,以后肯定嫁不出去。”其实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认为她一个人拖地很累,需要我帮忙,可是她从来不提,总是嘴上叨叨我,时间久了我居然也从心里认可了我就是一个懒虫。

    正确做法是:表达自己真正的感受,让别人知道你此刻的感受。

    如果我妈那时说的是“你不帮忙拖地的话,我一个人拖地,好累哦。女儿应该帮助妈妈分担一些,这是勤快的体现。”或许,我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抵触心理了。

    3、误区三:不明白自己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已经告诉我们,人是有各种需要的高级生物。

    当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习惯于向外界寻求帮助。

    如果想让他人帮助我们满足愿望,很明显恐吓和威胁是不奏效的,这时候我们必须要用上“非暴力沟通”。

    上学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老师批评过,当老师批评我们上课走神的时候,其实她的内心需要是希望孩子们都认真听讲尊重她的课堂,明白这个需要我们一般都能理解老师吧。

    可是往往现实中被批评的我们,只觉得受伤,没有成功GET到老师批评中暗含的期待,也就容易心生怨怼。

    正确做法是: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通过批评或指责去传递。

    4、误区四:混淆了请求和命令

    跟男朋友吵架时,我常常脱口而出:“你都没有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你就是不爱我了!”男朋友常常觉得有口难辩。

    其实是我们之前定下的约定,我请求他每天有时间抽空给我打个电话,但是他忘了两三次我就开始生气和指责他。

    一开始我没有强作要求,只是觉得是个很贴心的请求。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我那个所谓贴心的请求并非真正的请求,而是对他的命令。

    请求和命令有何不同?

    请求是真诚地请他人实现自己的某一愿望,即使一时没完成,也不强求;命令则是,当请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批评和指责别人。

    如果是你,你会喜欢别人对你提出的请求还是命令?我猜绝大部分人都讨厌被命令的感觉吧。

    正确做法是:区别请求和命令;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请求,才有可能最大限度不被拒绝。

    至于怎么最大限度提出被认同的请求了?作者给了几个建议:

    1.提出具体的要求——不要说我希望工资再高一点,而是说我希望给我一万的月薪;

    2.明确谈话的目的——知道自己是真的有问题希望解决,还是单纯的吐槽发泄?

    3.请求反馈和了解他人反应——多看看别人脸色,不要自顾自地提出请求,万一人家根本没听懂呢;

    4.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要求——据说集体讨论时提出自己的Idea会容易得到认可,或许还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简而言之,卢森堡用一本书的论证告诉我们:

    在这个沟通至上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避免暴力沟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学会优雅理性地生活着,和他人友好共处,实现自己的每一个愿望。

    最后,送上一张关于《非暴力沟通》的思维导图,希望你喜欢~

    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那些暴力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y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