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慢的艺术

慢的艺术

作者: 净沙喜阅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21:34 被阅读0次
慢的艺术

与友人喝茶畅聊,把玩着收集回来的麻鼓,不禁勾起对旧物的情。

一首从前慢,为我们娓娓道来,慢慢的生活是脑海里的一幅画,所有日复一日重演的动作,才是模糊记忆里的点睛之笔。

以前,每个小物件总是很珍惜,生怕弄坏。一是物资不丰富,害怕花钱,二是每天使用到,一点点地倾注的感情,让它在自己心中变得有份量。若出点小问题,还得救助于长辈进行修理,修好之后的欣喜倍增,愈加显示珍贵。

而今,东西基本上都有备份,物还原了它的使用价值,坏了马上就能更新,然而人便不再对其倾注感情。这是一个时代的人的特点,感受不到长情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而只想用最科技便捷的方式解放自己的四肢。

对物如此,对人亦如此。一言不合,家庭崩盘,没有慢慢修好的耐心,只有重新换过的轻率。其实,无法沉淀的内心,就如浮萍无法扎根于土地,动荡不安。这些,都要自己去感悟慢的意义,方能安定。

每次回妈妈家,就是回归到能量的发源地。妈妈仍保留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干净的习惯,也特别惜物。家里保留的一张长条折叠沙发是我六岁时让邻居叔叔做的,此后好几年成为我的小床;那楼上放的两张塑料凳,是儿时和弟弟一人一张写作业用的,如今侄女说要选我坐的那张,不要爸爸那张,因为姑姑爱学习爸爸不爱;门外斑驳的墙上,甚至能认出刚学写字时刻画的图案。这些时光带不走的印记,便是慢生活的艺术。

少时,妈妈要求我每天起床要叠被子,形成了习惯。但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周围的人都不叠,于是放纵自己懒散,虽然看到床铺乱乱心里有些不舒服,奈何可以偷懒占了上风,于是十几年的习惯,不用十几天就丢了。然而渐渐的,学会听见内心的声音,便不去盲从他人的做法。叠被子后带来的干净舒爽,总给自己一份喜悦,这是偷懒时所不曾享受到的。于是,每天清早花几分钟叠个被子,又如仪式般在生命中重复。所不同的是,这是内心选择愿意去做的事,再不会受任何人的干扰而放弃。这也是妈妈言传身教的生活哲学。

当你认识到慢的艺术,周围一切变得更为有趣。你会因为一朵花开而感动,不仅因它带给你眼前一亮,而是你知道,它的到来是不易的,是你每天慢慢浇灌,持续的能量积攒,最终才会有的成果。

慢慢做好手头上的事,便是为旷日持久的生活结上一环,成为回忆里定格的画面。

相关文章

  • 慢的艺术

    文|可欣 一张垫子,一个天下,无论在哪,都在悠长连绵不绝的呼吸之间。 “力出于根,双脚平铺于地,脚指舒展。感受脚掌...

  • 慢的艺术

    与友人喝茶畅聊,把玩着收集回来的麻鼓,不禁勾起对旧物的情。 一首从前慢,为我们娓娓道来,慢慢的生活是脑海里的一幅画...

  • 慢的艺术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大抵就是因为丰盈的灵魂会反哺我们的一言一行…… 忙忙碌碌之间,...

  • 慢的艺术

    慢慢来,不要急。 这是黎燕老师对我的叮嘱。 我的确在很多时候因为太着急而失败。急着确定关系,急着平息争端,急着解决...

  • 慢的艺术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事实是要么被喧宾夺主,要么学生已经非常僵化,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发言。 有好的设计,没有好...

  • 慢艺术

    记住,你是让世界散满阳光的人! 教育是慢的艺术!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方法,孩子身上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

  • 读《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有感

    作者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等教育理念,著有《教育是慢的艺术》...

  • 《慢的艺术》:前言

    做为“整理”爱好者和“断舍离”的践行者,我很理解作者布鲁克.麦卡拉里在本书前言中的感受。 她在过上“慢生活”之前的...

  • 《慢的艺术》(8):退步的艺术

    一定要留心生活! 《慢的艺术》最后一章连带插图一起只有六页。也许太短了,作者在后面又写了一段后续。 她深知改变一种...

  •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

    【阅读札记】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是顺序渐进的,教育需要精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cy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