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七)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1-10-17 08:33 被阅读0次

秋风瑟瑟,看上去一身柔软的芦苇,经过长穗与扬花之后,惊艳有加。也许深秋芦苇扬絮、芦花飞舞这一苍茫景象,单单从古诗词中选词摘句就可以编一本大书。唐代诗人钱起的“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李白的“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早霜”,雍裕之的“夹岸扶连沙,枝枝摇浪花”,等等,不一而足。  ——题记

深秋芦苇

相对于千草万花而言,在今日兰溪大地上,江畔生、湿地长的它就是一个插读生。在我三十年工作的时间里,那位出自同济大学的兰溪籍院士发出的呼吁声不时地在耳畔响起。他钟情于故乡的原风景,认为立足于三江六岸的芦苇,是兰溪不可多得的景观。我想,在他眼里,就是岸上蓬蓬勃勃的蒿草与斜斜歪歪的荆棘都充满着浓浓的诗意。当大型机械把它们铲除得干干净净,砌出整齐划一的水泥块石堤岸,大小车辆可以任意驰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除了江天一色之外,农村和远郊已经看不到它们和构树、桕子树的身影,那种因芦苇白、兰舟声、渔翁影而引发的乡愁也越来远去了,成了遥远不可及的记忆。

自今年五月份以来,我有幸成了兰荫社区网格员,负责四号小区五栋楼十六七个楼道的环境卫生监管工作,并需要在位于五号小区的社区居委会新址签到。

社区芦苇

在创建间隙,在兰江里溪岸边,我竟然看到了一丛丛茅草白,棉花糖似的连成一片,给秋日莽莽苍苍的堤岸,带来难得的景致,是否应了“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的诗情画意,我还真的一时说不上来。为什么?是因为秋季长达五十多天高温、干旱,把我心中的“桂华秋皎洁”的情景一扫而光。好在有银杏和栾树作伴,不然在今日江岸,我还真的找不到与溪水相交、合作共荣的绿植了。只不过,银杏、栾树是异地物种,且作为行道树移植过来,属于高配,是否与三江口景观协调,凭我的智商,是得不出让人惬意的结论。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四天以来的走村入户,却给了我与芦苇深度对话的机会。(未完待续)

陈水河原创于2021.10.17早上

相关文章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七)

    秋风瑟瑟,看上去一身柔软的芦苇,经过长穗与扬花之后,惊艳有加。也许深秋芦苇扬絮、芦花飞舞这一苍茫景象,单单从古诗词...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四)

    朋友说再见,朋友说再见,再见再见吧……这熟悉的旋律,近些天会经常在耳畔响起,尤其是在国庆节放长假的当下。 与兰荫社...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二)

    似乎一切都平静下来,前两天的重型装卸车换成了轻型的,专门拉人行道砌石,浇筑沥青路面的大型机械不见了,去了它该去的地...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六)

    “‘妹妹’不主持了,轮到你主持了。”一位退休女工人笑盈盈地走过来,半带开玩笑半带揶揄地说。 ——“妹妹”这个人,真...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三)

    不管你走到哪儿,灰色与白色总是缠绕你的身边,五号小区也不例外。 多层住宅的墙面涂上了白色,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一)

    没人说在江边居住的人一定能游泳,毕竟五号区的房子属于多层商品房,是一个个洋火柴盒子拼凑的,而不是过去的打渔船。这有...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五)

    我是江南一滴水,曾牵挂城市旧区连片改造影响了原居民的肺,希望秋雨能早点从空中降下来,洗刷沙尘,还大地一片洁白,但自...

  • 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八)

    生活在城市的人,不像生活在农村(的人),端碗饭都会前村转后村。在城市里,大家各忙各的,邻里之间来往很少,有的几年都...

  • 等待秋雨

    烟和云合成了琴弦, 挑起一滴露珠, 对远方的知音, 默默传情。 月亮洒出的清辉, 汇聚成水底的俏影, 与山峦平分秋...

  • JVM笔记(七):方法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章地址,谢谢! 从线程共享与否的角度看栈、堆、方法区的关系 栈、堆、方法区的交互关系 官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等待秋雨(五号区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ii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