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济学入门经典。——《一课经济学》读后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这本书曾经得到过很多经济学大师的赞赏,甚至有人说,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的总编,把他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
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有研究宏观的,也有研究微观的,有主张自由放任的奥地利学派,还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学派。这些领域和学派,谁的观点更有道理呢?这本书可以帮读者把眼光放长远,看到那些不容易看到的结果。书里会有很多乍听起来很匪夷所思的结论。比如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其实不利于国民经济;比如限制工资的最低水平,其实不利于劳动人民等等。
它说的就是新世界的方法论,它不仅能帮你看到眼下的已知,还能帮你通过推理,看到没有发生的未知。这本书畅销了70多年,是一本经济学入门书,很多经济学大师,像哈耶克、弗里德曼,都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两点,破窗谬误和人为干预经济。
破窗谬误的故事是说,一家商店好好的橱窗,被一个小孩打碎了。老板要买块儿玻璃,把橱窗给补上。这块玻璃两百块,老板损失了两百块很伤心。这时候邻居就跑过来劝他,说别伤心了,虽然你损失了两百块,但你想想,如果你这玻璃永远不碎,那玻璃店老板不就饿死了?玻璃店老板赚了你这两百块,就可以去买面包、买衣服。这样烤面包的师傅,做衣服的裁缝,他们也都有了生意,他们赚了钱,也要去消费。所以你看,虽然修橱窗花了200块钱,但你推动了这么多的产业发展,这么多人都因为你受益了,所以不用太伤心,这是好事呀。
这似乎有点儿道理,但如果这个道理成立,那所有人每天都去砸玻璃好了,这样经济就能不断发展。这显然是一个谬误。商店老板是把两百块给了玻璃店老板,也的确是给玻璃店带来了一单生意。但商店老板本来没准备把这两百块钱花在换玻璃上,他可能是准备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顿火锅,现在两百块修了橱窗,就去不了电影院,吃不了火锅了。所以说,这两百块,其实是从电影业、餐饮业转移到了玻璃业,也就是说,这只是转移了财富,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破窗谬误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强制性的财富转移。
破窗谬误还有很多变种,书里举了战争的例子。有人说战争就像是女人生孩子,过程很痛苦,结果却很快乐。战争虽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战后的经济会飞速发展。战争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呢?首先是因为战争创造了需求。战争把地上的东西都炸没了,要重新盖楼、修马路,老百姓需要粮食,需要衣服,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时候什么都短缺,生产什么都能卖出去,就促进经济发展了。再就是“战后优势”。战争把工厂设备毁了,战争结束之后修新工厂,新工厂的设备肯定用的都是最新的,新设备的生产效率肯定比老设备高,所以就有了生产优势。
这两种解释当然不成立,都是破窗谬误的变种。事实上,战争创造出来的不是需求,而是需要。需要仅仅是人们想要的东西,但需求是人们想要、并且能买得起的东西。战争把人们的财富摧毁了,所以创造的仅仅是需要。只有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需要不能。比如非洲穷人们非常需要食物、衣服、药品,但他们买不起,经济也没有比我们好。所以需要不能创造财富,战争同样不能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
“战后优势”也是一个谬论。战争结束后,表面上全国各地都在新建工厂,新修马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销售一空,一片经济蓬勃发展的场景。但实际上这些建工厂、修马路的钱,本来是用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的,但现在不得不重新建设之前就有的东西,所以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财富转移。如果拆厂房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那所有工厂每年都拆一次工厂好了,这种方式显然是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
过去人们总是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想要让整个社会变好,只要把坏人都消灭掉就行了。这是一种“事与愿符”的想法。经济学要研究的,是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很多时候,人们的好心,往往会办坏事。很多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设置贸易壁垒,因为有些东西在国外很便宜,这些东西进入本国市场,就会把国货的生意都抢光。所以国家应该对外国货征收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这种说法表面上很合理,但往往经不起推敲。
在现代商业社会,自己生产不了,或者生产成本更高的东西,最好是直接去别人那儿买。可是到了国家层面,因为事关重大,牵涉的利益相关方太多,最后相互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不理性的,认为只要是外国货抢占本国市场,就是一件坏事情。因此就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维护本国产品的市场地位。
作者认为,虽然关税壁垒保证了一部人的就业,却让全体国民买单,所有购买相关产品的人,只能多花钱买本国产品。如果不是因为政府干预,这多花的钱,他本可以用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他产业发展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消化一部分那些所谓要救的产业的员工。可是,政策却在维持一个落后产业,一个可能要被市场淘汰的产业,让这些员工留在坏产业中去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这个产业,也不利于消费者,更不利于那些本来蓬勃发展的企业。
没有理由让一个市场竞争者去补偿市场失败者。如果永远去拯救这些半死不活的产业,那么它就永远会占据着劳动力、占据着资金、占据着土地等要素资源。这些生产力永远不释放出来,那么新产业怎么去发展?新产业可能缺乏员工,缺乏资金,缺乏土地,现在旧产业不淘汰,新产业不可能去创造出新的来补偿,这实际上就是用旧的来挤了新的,社会进步将被扼杀。
可见,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在问题发生的层面上,而在和他相邻的更高层面。如果在问题发生的层面寻求解决方案,很有可能就是好心办坏事。回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改开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我们摒弃主观意愿、遵循市场规律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