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一向喜欢着团圆大结局的,一但团圆上加个小字,便不由得觉着悲凉了些。
可是这世上,必竟是不能万事如意的。我们总是喜欢看到别人似乎是一路顺风的,而看自己总是觉得命途多舛。
然后遇到锦鲤我们都疯狂的转发,似乎好运就能因此垂怜我们一点点。
其实只是对遥远的风景感慨罢了。
谁的内心深处不会有个不堪入目的角落?谁的成功来得一蹴而就?
只不过是隔得远了,看不分明。
所以,说到底,我们谈论着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师、别人家的父母,转发着别人的锦鲤。
不是别人真的那么圆满,而是,他们不圆满的那一面,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
所以,当张爱玲给了自己一个小团圆的结局,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勇气与智慧。
看透了自己的不圆满,也看透了别人所谓的圆满,不悲不喜,用一个小字,即圆满了自己,又不必炫耀于他人。是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有人说《小团圆》是张爱玲的遗作,二十年间几易其稿,虽然像张爱玲其他的小说一样,以女性视角与爱情成长为主,主要讲述了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故事,但很多人都把它看作张爱玲的自述性小说。
张爱玲确实在这部小说里,最真诚地袒露了自己:
冰冷的童年使她根本不会爱,却炽烈的渴望着爱。
但父母扭曲的关系让九莉对这个家庭,对那对自称父母的人只有厌恶与拒绝。
当亲情实在难以找寻时,她开始转而寻求爱情。
而那个在怨恨中长大的女孩,却硬生生地原谅了故事里的渣男。
也让读者对小团圆里的胡兰成是让人恨不起来的。
爱过的人是怎么也不至沦落到恨的境地的。
尽管听着他说另一个女孩连洗的衣服的清香他都喜欢,可是,张爱玲还是把他的好写得恣意汪洋。
那一句岁月静好,对于深谙文字的张爱玲确是份深彻的感动,才让她说出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的一生是缺少太多爱的,所以对于爱才会更加斤斤计较,才会放弃那个三美团圆的大结局。
但她还是愿意先圆满了自己吧。
既然无法在别人的生命里成为女主角,那就在自己的故事里寻找最圆满的一种方式吧。
放开那些爱恨情仇,审视自己的一生,我们是否也能作到像张爱玲一样呢——只美化爱情,而不美化自己。
在一篇写给自己的小说里,她愿意做某个男人的人生配角,匆匆出现,又仓促离场。
故事原本就不够完美,也无需粉饰。
不完美就不完美吧,谁这一生还没有几个深深浅浅的遗憾了?
最终,我们一定都成为过谁谁谁的过客,但我们也一定在某个人的生命里,做过独一无二的女主角。
若不收起遗憾,我们看到的不过人生袍子上的爬满的虱子。
但如果你识货,你会再加一句,至少这袍子是华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