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人的世界很复杂,但是小孩子之间也会发生很多故事。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爆发出一场小“战争”。
这种情况下,孩子要么会成为“施暴者”,要么成为“受虐者”,无论处在哪一方,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事。
曾经,社会倡导宽容是美德,家长会教育孩子爱好和平,不要和别人计较。
现在,家长们都担心孩子吃亏,告诉孩子不能软弱要学会以牙还牙。
但是有部分家长把握不好这个度,孩子的教育是个很精细的过程。
壹念心理认为:往往越了界就从最开始的好心走向了偏激的培养“小霸王”之路。
2015年,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贫民窟,儿童暴力打斗的场景十分常见,打伤、打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教育学家曾尝试过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来改变或者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但收效甚微。
“小时候,我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爸妈批评的总是我!因此,我常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因为她从来就没有“保护”过我。
母亲貌似也有她的道理,她说:我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去护着自己的孩子,这样很不好,即使是别人的错,我们也不能这样斤斤计较,要先找我们自己的问题,。
其次,这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无关大碍。”
但是,壹念心理认为:大人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可能会让孩子长期处于不公正中。
孩子的内心是惶恐不安的——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父母没有替我主持公道,没有保护我,于是会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习惯性退缩。
儿童行为学家Gerald R. Patterson研究发现:当孩子被打或被抢玩具时,如果总是退缩或沉默,会助长对方的暴力和抢夺行为。这类孩子成年以后,或多或少都会缺少安全感。
与之相反,现在很多家长尤为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总是鼓励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不能吃亏”。
当孩子们总是以”你打我、我也要打你“这种方式待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容易陷入“打斗”的漩涡难以自拔。被父母们所支持和鼓励的暴力,也实在不会是一种正确的人际相处的方式。
1、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
平日里,家长就要教孩子学会表达、交流,尽量从源头避免冲突的发生。另一方面,当冲突发生以后,也能及时告知他人,寻求帮助。
2、引导孩子解决矛盾冲突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反映的情况,帮助他分析事情的起因,使其明辨是非,然后启发他从多角度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优选。
3、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
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弱小,不能保护自己时,家长的这些语言和行为,反而是一种对孩子的心理引导,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懦弱、自卑。要时常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告诉他他是个勇敢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一些事情。
4、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家长应及时反映孩子的情况,引起老师的关注,并向老师请教方法,特别是遇到攻击性强的孩子屡次打人时,您千万不要亲自出马对其训斥、恐吓,最好也不要直接找对方家长交涉,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此时应求得教师的协助,家庭和幼儿园配合,三方合力进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首先,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声的喊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如果冲突不可避免,尽量逃跑或寻求帮助。
2、当孩子被打后,自己打回去。其实这也是孩子们在面对暴力时最真实的反应,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指责、呵斥,这会使得孩子与父母站到对立面。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自我保护要注意分寸,不要主动造成伤害。
3、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明白,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让孩子敢于把担忧和恐惧表达出来,而不是压在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