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
关于儒家与道家的一次大辩论

关于儒家与道家的一次大辩论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00:13 被阅读0次

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彘(刘彻)为太子,命儒家出身的卫綰为太子太傅。但皇太后窦氏信仰黄道之学,派道家出身的汲黯为太子讲道家学说。

这日皇帝来太庙发现太子未上课,在院里闲逛,很是生气。便训斥之,太子说:卫绾老师教的儒学,与汲黯老师教的老子之说,相互矛盾。

皇帝让卫绾解答,卫绾答的非常智慧。“道不同,不相为谋。微臣不通老子,所以并不知其有何矛盾。”

太子又说:实际上儒学与老学之间是形同水火。祖母让学黄老,卫老师让我学礼教。

孔子说,礼乃国之大本。而老子却说,礼是道之皮,乱之首。

卫老师教我学聪明,好学不倦,学而时习之。以智慧求仁善。早上知道真理,晚上去死也值得。而老子却说,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而是教人民愚朴。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只会多出盗贼;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才会让国家幸福。这么说来,不是要人愈蠢愈好吗?那我还要学什么智慧呢?

孔子说,君子之政,定要举贤任能。而老子却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他们所主张的道理,都是相反的。

皇帝说,这是个大问题,择日从太常府中请两位博学之士讨论。

讨论会上,黄老之学的代表黄博士先发言:

黄志学说渊源黄帝、伊尹,远宗彭祖、老子,其要旨是清静无为,不尚贤,不尚争,顺应天道,以无为治天下。本朝自高皇帝开基以来,经留侯张良,丞相陈平的倡导,施政一向以道家无为之术为原则。高皇帝除秦苛政繁法,立法以简,约民三章,不扰民,不兴事,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百业兴旺。从而有了汉家我这五十年的太平,无为而治实为我汉家治理天下的思想大本。这是轻易变不得的,变则生乱。

儒家学派的代表辕博士说:此一时彼一时也。高皇帝经大乱之后,海内空虚,人心不安,审时度势,实施安民养民的无为政策,当时自有它的道理。但今日这天下,以不可纯以无为之道治之。这个道理其实以高皇帝之英姿圣武,也早已讲过,高皇帝得天下后,朝纲未立,君臣无礼。陆贾建议高皇帝,振兴儒学,尊礼孔子。高皇帝说,你老子在马上取得了天下,搞那一套做什么?陆贾说,马上得天下,难道也能骑在马上治天下吗?高皇帝幡然醒悟说:你讲的对。于是命陆贾、叔孙通仿效周礼粗制礼仪。

圣人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七王之乱为何发生,就是因为国家典章制度不全,礼崩乐坏,子不子、父不父,臣不巨,君不君。现在天下大定,诸侯削弱,正是励精图治、变法更化,实施大有为之政的大好时机。

黄博士反问道:请问辕博士,你所谓的有为是不是就要推翻我们的老祖宗一直留下来的政策呢?

辕答到:有为就是要更新变法,兴礼崇德,上尊圣上,外攘夷狄。

黄说:擅变古法,扰乱国本,天下必会大乱呀!

辕说:不断更化才能进步,当年夏桀暴虐,所以商汤兴起有为之师,夺了他的天下。后商纣暴虐,周武兴起有为之师,也夺了他的天下。古法有善有恶,恶法不除,善法不之。昔之善法到今日也可成为恶法,如果桀纣之法不破,那么今日不还是桀纣的天下吗?

黄说:辕博士所举汤武两例皆不得当,桀纣虽然暴虐,但仍是国君,汤武身为臣子,出兵打国君,乃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辕说:那么黄博士看来,汤武该如何做呢?

黄说:以道家主张,因势利导,顺应天道。帽子再破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上,这叫上下之分,天命之道,不可不遵。

辕说:请问黄博士,当年秦王暴虐,我朝高皇帝起兵,诛除秦王的暴政是不是也是违背了天命呢?难道高祖起兵不时,是以下犯上,大道不遵?难道今日不应该顺应亡秦的天命吗?

高祖起兵,推翻秦王暴政,那就是大有为之革命,这才创下了我汉家之千秋大业,这难道不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仁善之举?既然是,那么后之为君者为什么不可以不断革新有所作所为呢?

黄说:你竞主张要废弃我汉家无为而治的大本呀。

最后皇帝的点评最精彩:

朕看,吃鱼的不吃鱼骨头,这不能算不会吃鱼;吃马肉的不吃有毒汁的马肝,也不能说是不会吃肉。

所以,朕看,治学者,不纠缠这些说不清的问题,也不能算是没有学问。

观《汉武大帝》札记。此剧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改编创作的,应该是有历史的真实性的!

相关文章

  • 关于儒家与道家的一次大辩论

    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彘(刘彻)为太子,命儒家出身的卫綰为太子太傅。但皇太后窦氏信仰黄道之学,派道家出身的汲黯为太子讲道...

  • 道家与儒家

    近日我在看電視剧《孔子》若有所悟,不妨一议。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儒家所尊崇的是周礼,古代先贤。儒...

  • 儒家与道家

    中国人的个性绝非像外国人所讲,一成不变。假如你了解了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要思想来源,那么也就把握了...

  • 孔子的真诚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

  • winifred_20160829《中国哲学简史》

    在中国哲学中有两股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即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就如同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思潮与浪漫...

  • 儒释道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

  • 有人批评儒家“假仁义”,你怎么看?

    最近发了几篇关于儒家的文章,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馈,说儒家“假仁义”、“伪君子”。我们从道家如何批评儒家的角度来分析,...

  • 《易经》与儒家和道家

    来源:爱问网 《易经》与儒家 有人说儒家只会关注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而不注重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哲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

  • 听讲座~儒家与道家

    一、儒家 :代表书籍~四书五经 1人文主义 ,强调入世,讲究奋斗拼搏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周易,天行...

  • 霾海的第一部分,后面的给他一点时间鸽哈

    《关于道家的一点想法》 与儒家学派数千年一脉相承不同,道家的思想传承是隐性的,且各个支脉高度分化,以至于因融入其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儒家与道家的一次大辩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es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