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彘(刘彻)为太子,命儒家出身的卫綰为太子太傅。但皇太后窦氏信仰黄道之学,派道家出身的汲黯为太子讲道家学说。
这日皇帝来太庙发现太子未上课,在院里闲逛,很是生气。便训斥之,太子说:卫绾老师教的儒学,与汲黯老师教的老子之说,相互矛盾。
皇帝让卫绾解答,卫绾答的非常智慧。“道不同,不相为谋。微臣不通老子,所以并不知其有何矛盾。”
太子又说:实际上儒学与老学之间是形同水火。祖母让学黄老,卫老师让我学礼教。
孔子说,礼乃国之大本。而老子却说,礼是道之皮,乱之首。
卫老师教我学聪明,好学不倦,学而时习之。以智慧求仁善。早上知道真理,晚上去死也值得。而老子却说,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而是教人民愚朴。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只会多出盗贼;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才会让国家幸福。这么说来,不是要人愈蠢愈好吗?那我还要学什么智慧呢?
孔子说,君子之政,定要举贤任能。而老子却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他们所主张的道理,都是相反的。
皇帝说,这是个大问题,择日从太常府中请两位博学之士讨论。
讨论会上,黄老之学的代表黄博士先发言:
黄志学说渊源黄帝、伊尹,远宗彭祖、老子,其要旨是清静无为,不尚贤,不尚争,顺应天道,以无为治天下。本朝自高皇帝开基以来,经留侯张良,丞相陈平的倡导,施政一向以道家无为之术为原则。高皇帝除秦苛政繁法,立法以简,约民三章,不扰民,不兴事,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百业兴旺。从而有了汉家我这五十年的太平,无为而治实为我汉家治理天下的思想大本。这是轻易变不得的,变则生乱。
儒家学派的代表辕博士说:此一时彼一时也。高皇帝经大乱之后,海内空虚,人心不安,审时度势,实施安民养民的无为政策,当时自有它的道理。但今日这天下,以不可纯以无为之道治之。这个道理其实以高皇帝之英姿圣武,也早已讲过,高皇帝得天下后,朝纲未立,君臣无礼。陆贾建议高皇帝,振兴儒学,尊礼孔子。高皇帝说,你老子在马上取得了天下,搞那一套做什么?陆贾说,马上得天下,难道也能骑在马上治天下吗?高皇帝幡然醒悟说:你讲的对。于是命陆贾、叔孙通仿效周礼粗制礼仪。
圣人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七王之乱为何发生,就是因为国家典章制度不全,礼崩乐坏,子不子、父不父,臣不巨,君不君。现在天下大定,诸侯削弱,正是励精图治、变法更化,实施大有为之政的大好时机。
黄博士反问道:请问辕博士,你所谓的有为是不是就要推翻我们的老祖宗一直留下来的政策呢?
辕答到:有为就是要更新变法,兴礼崇德,上尊圣上,外攘夷狄。
黄说:擅变古法,扰乱国本,天下必会大乱呀!
辕说:不断更化才能进步,当年夏桀暴虐,所以商汤兴起有为之师,夺了他的天下。后商纣暴虐,周武兴起有为之师,也夺了他的天下。古法有善有恶,恶法不除,善法不之。昔之善法到今日也可成为恶法,如果桀纣之法不破,那么今日不还是桀纣的天下吗?
黄说:辕博士所举汤武两例皆不得当,桀纣虽然暴虐,但仍是国君,汤武身为臣子,出兵打国君,乃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辕说:那么黄博士看来,汤武该如何做呢?
黄说:以道家主张,因势利导,顺应天道。帽子再破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上,这叫上下之分,天命之道,不可不遵。
辕说:请问黄博士,当年秦王暴虐,我朝高皇帝起兵,诛除秦王的暴政是不是也是违背了天命呢?难道高祖起兵不时,是以下犯上,大道不遵?难道今日不应该顺应亡秦的天命吗?
高祖起兵,推翻秦王暴政,那就是大有为之革命,这才创下了我汉家之千秋大业,这难道不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仁善之举?既然是,那么后之为君者为什么不可以不断革新有所作所为呢?
黄说:你竞主张要废弃我汉家无为而治的大本呀。
最后皇帝的点评最精彩:
朕看,吃鱼的不吃鱼骨头,这不能算不会吃鱼;吃马肉的不吃有毒汁的马肝,也不能说是不会吃肉。
所以,朕看,治学者,不纠缠这些说不清的问题,也不能算是没有学问。
观《汉武大帝》札记。此剧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改编创作的,应该是有历史的真实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