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明代,龙泉窑青瓷最后的辉煌,这些可能是最好的

明代,龙泉窑青瓷最后的辉煌,这些可能是最好的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23:12 被阅读3次

    宋代,生产青瓷的中心转到浙江龙泉,庞大古代窑址支撑起了著名的龙泉窑。

    据考证,青瓷的诞生始于汉代,瓷器质量以浙江的越窑为最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丽水地区陆续发掘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墓内出土的瓷器与越窑瓷器略有差别,被推测为龙泉窑早期的产品,龙泉青瓷源于五代越窑“秘色瓷”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进了600多年。

    五代 越窑 秘色青瓷洗

    南宋时龙泉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更是让龙泉青瓷的发展达到顶峰,前后辉煌了数百年。

    到了明中后期,随着皇室品位的改变,龙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到20世纪初,龙泉青瓷窑火几乎完全熄灭,曾经窑火通明的窑址群已荒废为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明前期 龙泉窑 青瓷带盖梅瓶

    1957年,周恩来总理作出了“要恢复祖国历史名窑生产,尤其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生产”的指示。从此,龙泉青瓷踏上了复兴之路,由8位专家组成仿古小组,在1958年春天点燃了恢复龙泉青瓷的第一炉窑火。

    明 龙泉窑 青瓷刻花兽耳衔环瓶

    高26.2cm,口径7.5 cm,底径7.5 cm

    侈口长颈圆腹瓶。颈部两侧带兽耳衔环,兽雕细致,圆环斜落于肩部。圈足微侈,并以弦纹划刻若三阶状。

    全器釉色绿而略透,多杂质,颈与下腹部多深色开片,足圈及里部均无釉,呈红褐色。器壁刻花为饰,颈部但见斜线纹,图案不明;腹部拱花浮雕,前后各一折枝双花纹,花叶工整而形式化。两侧于耳下直划双线纹为边饰。下腹以弦纹为界,饰短莲瓣纹。

    明 龙泉窑 青瓷划花灯笼瓶

    高25.4cm,口径7cm,底径7.8cm

    灯笼瓶,直口,出唇稜,唇起弦纹一道。短颈、斜肩,长腹、胫部瘦而下侈;腹部约等宽而中段略鼓起。足圈削成,无釉,色暗褐。

    全器外壁以划花为饰,颈为竖直线,肩作S状花瓣紧密相连;上腹部作三角花锦,腹部为转枝菊花,花纹图案化,枝叶折屈突兀,留白多;胫部作竖直线纹。器釉光透不匀,遍布冰裂状细开片。

    明初 龙泉窑 青瓷划花莲式大碗

    高14.0cm,口径30.6cm,底径13.2cm

    敞口大碗。弧形壁、圈足,胎体厚重。口缘作八瓣莲花式,腹壁亦随形作八瓣式,每瓣各有二曲稜。

    通体内外划花,内外口沿以双线随形勾边,腹壁划刻缠枝花卉纹,运刀流畅快速。内底花纹模糊不清。里足满釉,惟足端为人刻意磨去一圈釉;器底自足跟刮出宽环形垫烧区,呈朱色,仅余中央圆形有釉;另遗有环形窑垫痕。

    明 龙泉窑 青瓷划花投壶

    高33.2cm,口径9.6 cm,底径13.4 cm

    投壶,细直长颈,上细下宽,扁鼓腹,高圈足。口缘两侧各一短圆管,与器口等高,径亦相近,以泥线作缠捆状衔接。

    外壁以划花为饰,口沿为卷云纹一道。颈部为长蕉叶纹,肩为卷云纹,腹部上下并于两道细凸弦纹间贴饰凸起的五瓣花饰。腹部为转枝花叶纹,下腹作短莲瓣纹,足壁饰三角山纹。足内壁向中心斜入。足端无釉。

    全器釉色清浅柔和。投壶为文人投掷射物的戏具,也是礼仪用器。

    明 龙泉窑 青瓷划花番莲八宝樽式炉

    高15cm,口径21.3cm,底径19.2cm

    樽式炉,桶形器身,上宽下敛,口部折沿内伸;三蹄足。底部微圆凸,有朱褐色宽环形垫烧痕,器底中央原有透空的圆孔,以黄蜡填实;内底亦留有整齐的环形垫烧痕,烧造时内部应还叠烧其他器皿。

    外壁作三层带状划花纹饰,分隔以双弦纹线。上下缘各为如意卷云纹,中腹为缠枝番莲纹,花朵上托以轮、螺、伞、盖、花、罐、双鱼、盘长等佛家八宝纹。

    刀笔迅快,纹线短促活泼而留白较宽。图案布局类宣德器,短促刀法则宜为明中期作品。原器带雕花紫檀木盖,顶嵌白玉卧兽。

    明 龙泉窑 青瓷刻花兽耳衔环瓶

    高26.2cm,口径7.5 cm,底径7.5 cm

    侈口长颈圆腹瓶。颈部两侧带兽耳衔环,兽雕细致,圆环斜落于肩部。圈足微侈,并以弦纹划刻若三阶状。

    全器釉色绿而略透,多杂质,颈与下腹部多深色开片,足圈及里部均无釉,呈红褐色。器壁刻花为饰,颈部但见斜线纹,图案不明;腹部拱花浮雕,前后各一折枝双花纹,花叶工整而形式化。两侧于耳下直划双线纹为边饰。下腹以弦纹为界,饰短莲瓣纹。

    明 龙泉窑 青瓷觚式瓶

    高20.6cm,底径7.5cm,口径15.2cm

    取觚式瓶之意,宽广口,斜收至细腰处,下腹外侈。器壁两侧,自口下至中腹部贴饰细圆管状稜,管中透,可穿系带。

    釉色清透流动多网状冰裂开片,色不均匀,部分成黄褐斑块,形亦不甚周正。底壁内收接小足,足端无釉色褐。

    此种器形虽难可比对,但仍约略见制作者思古之意。

    明 龙泉窑 翠青花卉绳耳鼎式炉

    高17.1cm,口径20.8 cm,底径20.8 cm

    鼎式炉,盘口、束颈、宽圆肩、扁敛腹、平底、三扁圆柱状足;口部立二半圆形绳索纹耳,绳索纹细致。

    外壁以划花为饰,颈作回纹,肩饰短花瓣,腹以凹痕将壁分三等分,各划一组缠枝花卉,线条流畅。釉色较灰淡,三足端及外底中央无釉,色朱;器里色浅,遗三块窑泥。

    明前期 龙泉窑 青瓷划花鼓钉洗

    高10.41cm,口径40cm,底径12.8cm

    钵状洗,口径宽,胎体重。敛口、弧形浅壁,底缘圆收为平底,底中央内挖为卧足,足内底部作环形垫烧区,色朱。

    外壁口缘及下腹底缘各一圈作突出的圆鼓钉,腹壁划花转枝番莲纹,器内光素,内底宽平,底周一道低陷痕,底中央似有印纹而模糊。

    明 龙泉窑 青瓷划花花卉长瓶

    高36.2cm,口径8.5 cm,底径10.2 cm

    筒状长瓶。小撇口,圆唇,斜折肩,长腹直下至底。圈足修削而成,足圈无釉色褐,而底部施釉而未成色。

    肩部刻有云卷纹,腹壁作长折枝花,减地刻划,花茎S形曲绕,叶作图案式四布。器釉亮而浅淡,表面密布冰裂状细开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代,龙泉窑青瓷最后的辉煌,这些可能是最好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kd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