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常随笔记散文随笔散文
日更:读余华《炎热的夏天》

日更:读余华《炎热的夏天》

作者: 印第安城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09:39 被阅读0次

我有一个还算聊得来的朋友,上高中起我俩就认识,那时候我学习压力大,成绩下降得厉害,心情沮丧的时候,发现和他居然有许多共同话题。我们俩性格有点相似,都有点内向和自卑,表面上却又都不承认。

我们住一个镇上,平时我常去他家,他也常来我家,关系十分的不错。但是上大学后,我们几乎就不怎么联系了,后来毕业后他一直在外地工作,结婚生孩子。我们更是断了联系。

直到毕业后六七年,他才回到本地,跟我联系近况。其实这位仁兄混得并不怎么样,但是他一直喜欢跟人攀比,要是比不过就会说一些自我贬低的话。

他回来后我们一起吃过几次饭,聊过几次天,他总是有意无意中透露出那种想要显摆的劲头,我很不喜欢。后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出国了一段时间,那时候还算风光,他在我面前显摆的次数就少了些。

后来回国后,我一直居家办公,跟他见了几次面之后就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了,约莫一两年没见面之后他忽然频频繁联系我要见见面,还非得约我去他公司。我那天散步走到他公司附近于是就去了,好家伙,一去我就明白他要干啥了。要跟我显摆他升职后得到的独立办公室,坐不到一会,他还非在手机上通知他的同事过来给我送杯水。

他的表演太过于拙劣,以至于我都不屑于作出反应。

余华这部短篇读到中间的时候,我忽然就想起来这个朋友来。余华写得太他妈妙了,你让我想上三十年我也不能将他的神态和对话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余华的这个短篇,通篇就两个场景。一个描写的是两个闺蜜在门口纳凉时和一个追求者之间的对话。第二个场景是一个月后,两个闺蜜在室内的对话。

故事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对话交代的。余华没有直接用任何形容词去形容这几个人的性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可是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却被交代得淋漓尽致。

两个女人表面是闺蜜,实际上是塑料姐妹花。表面上互相吹捧,暗里却又明争暗斗互相攀比。追求者是文化局得一个国家干部,从一见面话题就指向“你们的头发应该剪短”。一开始你不会注意到他为什么提这个话题,随着话题的不断展开,他三番五次的把话题引回去,最终才恍然大悟,他是要显摆自己请来了明星红花。

故事里的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无不透露出一股市侩,做作,虚荣和攀比的心态,作者没有一个形容词去形容他们的丑态,却让你读起来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几欲作呕。

相关文章

  • 读余秀华的这个夏天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读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余华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是余华的经典短篇,前...

  • 读余华

    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书在大学,图书馆借的《活着》,那时候很少看课外书,是的,阅读量少的可怜。那时候对于青春文学正是如痴...

  • 读余华

    读余华,令我痛苦!这是我读余华的感受。在余华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生而为人,从未有过的恐惧、羞耻、悔悟、不幸和绝望!...

  • 日更|炎热的夏天,思绪飘远的灵魂;

    昨天忘记了写文章,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来了,但是没有办法啊,因为事情太多了,太忙了;感觉一个人就得连轴转一样,...

  • 《活着》的意义

    头条上,几次刷到写读余华作品《活着》的文章。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说读不懂余华的《活着》。 读不懂就对了。 恭喜读不...

  • 《兄弟》有感

    今天是日更的第十二天,再过几天我也会有属于独特我的日更勋章了。 读余华的《兄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太过于震撼...

  • 初读余华,粗读余华

    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主人公 ——余华和老舍,《活着》和《w两个世界》 《活着》和《w两个世界》两个作品,一个是沉淀在...

  • 我卖血,但我不吃我的血 ——读《许三观卖血记》

    读余华的小说总是令我不自觉地战栗。区别于常见小说力求营造的文字美感,余华的小说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审丑”——用最精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读余华《炎热的夏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so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