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肌肉有记忆
习惯了键盘与输入法,实话讲,近些年来用笔越来越少。
用惯了输入法,某些时候突然执笔发怵。往好了说,这是科技的进步(最起码错别字少了)。遗憾的说可能是人体的退步。(对,慎重点,只能用可能这个模糊的词语,毕竟手指击打手机,无时无刻也在动,不过换了个部位。)
近期因缘际会,开始临摹字帖。想起自己曾几何时也是有硬笔等级的。
做学生时期,罚写,抄书更是家常便饭。一只铅笔会被用的很短才舍得丢弃。一篇课文有时被老师罚抄好几遍。我们使用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复制,将多只铅笔捆绑在一起写,每个字一模一样。
写完之后,浑身轻松,唯一不爽的就是虎口处肌肉发酸,这是肌肉独特的记忆。
钢笔临摹02 墨水乱滴
写铅笔相对来说还算舒服,毕竟最差的情况只是将手掌抹上一层铅灰。
我那个年代已有圆珠笔了,可是老师不让用。只让使用黑水笔或者钢笔。(吐槽一下,圆珠笔的笔珠真的很容易丢。)
那时候的钢笔很重,真的很重。掂在手中很有份量,轻轻一甩墨汁四溅。英雄牌的钢笔油是大众的选择,玻璃瓶的,每个人的课桌角上都会放置一个。
不过,课间玩闹,稍微不注意就会“碎碎平安”了。难为了拖把,拖了又拖,洗了又洗。
如今,钢笔油都是笔芯式的,安装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更方便。可是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钢笔最辉煌,最高光的时候,还是被插在衬衫的胸兜上作为身份的象征。现在兜里装现金都不愿意了。
很难甩出油03 纸质书香
发书的第一件事,有人包书皮,有人署名字,我喜欢打开来闻一闻香味。浓厚的墨香刺激脑颅,让人久久沉浸。
这种感觉很难描述,总之就是舒服。有些人喜欢翻页压一压,折一折。这是我比较讨厌的。我读书就是卷着读。若不做笔记,看完后还似新的一般。
电子书我也看,可是总觉得没有纸制书有感觉,甚至一本电子书看完了,就像没有读完一样。没有合书的声音便不算舒心。
就喜欢这么卷着04 博物馆
本以会一直存在的,都不复存在。忽地想起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阿正屯了大量的BP机,光碟,说以后一定值钱。六一冲天呐喊:“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他们多么自信笃定。只有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徐太浪小声说道:“这个世界是会变的。”
这个世界会变得陌生,甚至让人有时候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并努力小跑跟上时代。
将来啊,说不定智能手机也有成为过去式的一天,人类会有拥有更高级的玩具,更牛叉的玩法。
一边呼唤慢一些的同时,一边默默敲着手机发出了这篇简书。
此处无声胜有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