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琴者向我提问,为什么听别人的演奏,那么有“味道”,那么好听,而自己的演奏,却“干瘪无味”,生硬至极?
包括我的学生,他们也有这一困惑。同样一乐句,总感觉自己的演奏,少了很多的“东西”。
今天宛与洛就根据自己以往的演奏与教学经验,为大家谈一谈,演奏过程中的“韵味”产生的过程。
一、大量的重复,是获得“韵味”的“基础”
首先是对一门乐器中,那些最基础、最基本的演奏技术的大量重复。
也就是“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学琴者才可以在演奏乐器时,从生疏变得自如。
之后,是对所学作品的大量重复。只有练得多了,听得多了,以及观察别人的演奏、模仿得多了,学琴者对于声音的“轻重缓急”,对于作品的风格处理,逐渐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
重复的练习,是获得“韵味”的“基础”。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琴者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术,还获得了一定量的“素材”。
这些对于演奏的“味道”来说,都是重要的“原材料”。
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演奏具有“韵味”的“动力来源”
有的学琴者,他们熟读俄国文学与历史的书籍。那么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时,一定会产生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感触与共鸣。
因为他知道,这首作品,这段旋律,作曲家有怎样的表现意图。
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他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基本功”,并且用上适合的演奏技巧,同时再与他内心对作品的理解相“融合”,奏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来。
当学琴者的演奏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提升的幅度与速度就会慢了下来,同时提升的难度也会增加。
因为越练到“后面”就越会发现,演奏一门乐器,其实考验的是学琴者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演奏技术。
学琴者的文化修养水平,知识储备能力,作品赏析能力,都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而这些,恰恰也是决定了一位学琴者,能否长远“走下去”的“动力来源”。
所以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的学琴者,他的演奏,一定会更有“韵味”。
毕竟他学过的知识、懂得的道理,此时都在“音乐里”。
三、生活的阅历与经验,是对“韵味”的“补充”
比如一位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学琴者,他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当他要学习一首新疆风格的作品时,就会有“先天”的优势。
音乐中的风格表现特点,在其他人眼中,是某种技巧的展现,是演奏技术上的“轻重缓急”。而对他来说,这些都是能与自己“对话”的“语言”。
所以他在一开始练习作品时,就不会刻意地表现某一技巧。不会为了演奏出“韵味”,而刻意地加重某些音符的力度。
他只需把他从小听到大、看到大、感受到大的一切经历,通过演奏自然地表现出来即可。
这种“自然”的力量,却是“最大”的力量,最有“韵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