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最后一章,德波顿选取尼采来阐释对待困难。
传统意义的哲学在于帮助人们:“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
德波顿写下的尼采这样行事:“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看来尼采一出场便以与众人迥乎不同的态度对待人生,岂止是如此对待自己的人生,他甚至把常人认为的痛苦作为诚挚的祝福送给朋友。
尼采把经历困苦看作是无法避免之事,” 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单纯使用辩证,平衡的理论解释仿佛流于肤浅,尼采如此嘉奖痛苦,它不仅仅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属性,而且是人走向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要素。
蒙田,加利亚尼,歌德,司汤达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尼采。
拉斐尔是尼采喜爱的画家,尼采把他的成就归因于与达芬奇对比,感受沮丧中获得进步。这似乎更加证明尼采把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正确,“爱与恨,感激与复仇,温良与愤怒……是不可分的“,”仇恨、妒忌、贪婪、权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经营中的基本要素“。负面因素是正面结果必不可少的元素,”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正视困难,面对负面成为克服困难的不二法则。
尼采的结局是悲惨的,失恋,事业不顺,健康出了问题,疼痛折磨他,虚幻交替出现在头脑中,以致人们不得不把他送进疯人院,于11年后的55岁去世。
尼采的一生困难重重,他在给世人呈现出对待困难的宽容,接纳的态度时,一定像勇士一样进行所有可能的奋争。
难怪德波顿在写完尼采悲惨一生,不忘高歌称赞:“他为谋求幸福而艰苦奋斗,即使不成功,他也没有转而反对他曾经向往的东西。他始终坚信在他眼里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点:做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为什么尼采总是和“疯子“一词相提并论,人们用实际的疯子污化了他正视负面的态度。
尼采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哲学家,德波顿采用了截然不同于前几位哲学家的方式解释尼采对困难的态度,全章分为二十多个小节,长短不一,内容跳跃,被尼采视为英雄的司汤达的创作过程,对山的体验,如此种种,不忘穿插如获至宝般地对困难的感悟。尼采一定是在世间万物中观察困难的脾性,更加认定困难对人的意义。
写在最后:
困难,阻止了人们追求幸福,快乐,尼采主张人们拥抱困难;
人们遵奉“常规“,未能越界,苏格拉底鼓励人们质疑;
快乐永远与奢华,享受为伍吗?伊壁鸠鲁诠释了快乐的定义,还教会人们如何寻求快乐;
缺陷是人们达到期望的阻碍,又是合理借口,蒙田重塑了人们对缺陷的认识;
人们无法控制来自外界的挫折,但是人们依据由外向内应对挫折,这是塞内加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悲观的呈现已经延伸至生命高度的思考,叔本华的悲观正是严肃面对一切的起点。
《哲学的慰藉》讲的是每一个人面对的方方面面的困惑,这些困惑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德波顿给我们带来了六位伟大的哲学家和闪闪发光的智慧结晶,他们的杰出贡献是对“哲学“的起源-”爱智慧“的最好践行。
周国平先生为本书作序,题为“哲学不仅仅是慰藉”。没错,哲学从一开始就肩负了寻求智慧的使命,智慧之所以称其为智慧,必是因为它的过人之处,为少数先锋上下求索而得,在大众能力尚未企及的高度的时候,提供慰藉好过因生疏而敬而远之的忽略,我想这样的初衷正是德波顿所追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