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远的路
哲学的慰藉(尼采部分)

哲学的慰藉(尼采部分)

作者: ZeXingJ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6:08 被阅读0次

整本书读下来像是德博顿大叔对6位哲学大家哲学观点某一方面的总结的读书笔记。然而全本书读来,只有尼采的思想让我感觉到像是发现了一块宝藏,而深深震撼。以下是全书的部分摘要。

困难——尼采

阅读伟大哲学家的思想是危险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很容易被牵着走,我们的价值体系很容易崩溃。

苦难的超人哲学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在早期,尼采的哲学观点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审慎的人只争取摆脱痛苦而不争取欢乐。我们只能在痛苦和无聊的天平两端游走。 的苦难哲学(悲观主义)。同样的哲学观点使得他和瓦格纳结交。转变的原因阅读蒙田,司汤达,歌德?开始认识到: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避免痛苦难道不是一种怯懦的逃避?此处需要叔本华的解释。
超人很难直接定义,但是具有共同点:富有好奇心、有艺术天才、对性爱精力旺盛。尽管有阴暗面,他们都开怀大笑,不少人还常跳舞;他们热爱“温暖的阳光、鲜活的空气、南方的菜园、海风的气息,还有肉、蛋、水果快餐。他们具有从悲观的内心世界发出欢快而恶毒笑声的能力,他们充分的挖掘了自己的才能,具有尼采称为”生命“的东西,意味着勇气,野心,尊严,人格力量,幽默感和独立性。反之是故作正经,人云亦云,怨天尤人,和谨小慎微。
而野蛮残暴几乎是所有有价值事物的必经之路: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这一哲学思想是奇特的混合体,一方面是对人的潜力的极端信任(成功的机会是向我们每一个人敞开的,一如写小说);一方面是极端的残酷(写第一本小说之前须苦度十年愁惨的光阴)。

一名小说家必备要素的配方是很容易提供的,但是要付诸实施,就需要某些品质,而这正是人们惯常说“我天赋不够”时所忽视的。只需写上百部小说的大纲,每部不超过两页,但是必须十分清晰,没有任何浮言虚字;每天都要写一段佚事,直到学会如何以内涵最丰富、最动人的形式来表达;必须不懈地收集、刻画各种人物典型;最重要的是要向别人讲述,并听别人讲述,注意观察和倾听对在场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像风景画家或服装设计师那样旅行……最后,应该思考人的行为的动机,不放过任何对此有所启发的标志,日夜不懈地收集这些材料。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应该持续十多年;然后,书斋里创作出来的才有资格面世。

《人性,太人性的》:攀登真理的高山,你们决不会徒劳:或者今天更上一层楼,或者锻炼筋骨以便明天爬得更高。

生命的艺术在于善用逆境

eg: 司汤达,拉斐尔。
尼采建议我们像园丁一样对待困难:一个人可以像园丁一样处理自己的冲动,尽管极少人知道这一点,他可以把愤怒、怜悯、好奇、虚荣的幼苗培植得像棚架上美丽的果树一样果实累累,收益丰润。

希腊人的神殿被看做最凶险力量的升华,希腊人的酒神狂欢节被看做是发泄所有的情欲和本性中的邪恶倾向。灭情欲和欲望只是为了避免受其愚蠢之害;而在今天看来,这种愚蠢造成的不愉快的后果只不过是愚蠢的一种急性发作。我们已经不再对牙医拔牙止痛感到惊奇。

关于酒和基督教

如果你拒绝苦难在你身上逗留哪怕是1小时,如果你总是早早地防范可能的痛苦于未然,如果你把苦难与不快当作应当消灭的邪恶与仇恨,当作生存的缺点,那么,很清楚,你心中怀有安逸的宗教。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

尼采抨击了欧洲当时盛行的英国道德主义带来的功利主义的思想,即一件事的正确与否来自于它是否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而人们应该去追求让这个幸福最大化而努力奋斗。

从当前的存在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最大的享受的秘诀在于——危险地生活!把你们的城市建立在维苏威火山坡上吧!

相关文章

  • 哲学的慰藉(尼采部分)

    整本书读下来像是德博顿大叔对6位哲学大家哲学观点某一方面的总结的读书笔记。然而全本书读来,只有尼采的思想让我感觉到...

  • 哲学的慰藉(10):尼采(1)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1、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

  • 今天推荐的是《哲学的慰藉》

    今天推荐的是《哲学的慰藉》 本书涉及了西方最有名的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并对...

  • 【读书·哲学的慰藉】(七)尼采-对待困难

    书的最后一章,德波顿选取尼采来阐释对待困难。 传统意义的哲学在于帮助人们:“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

  • 你就是自己的哲学家

    最近看一本书,《哲学的慰藉》。 里面涉及到6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为什么选择这...

  • 每个人都有叛逆的时期

    今天读哲学的故事,开始了尼采的这一部分,读到will durant 写尼采“he was accustomed t...

  • 二月读书拾语

    《哲学的慰藉》作者:阿兰.德波顿 尼采宁愿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呢?继续对我们所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即使我们没有现在,...

  • 《哲学的慰藉》

    这本书看的囫囵吞枣。 主要讲的是,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

  • 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是一位笔下极富灵气的作家,博览群书并具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出生于富裕之家的他没有世俗琐事的羁绊,...

  • 哲学的慰藉

    今年七月是一个苦闷痛苦的日子。无意中在微信读书,看到这本书——《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资中筠译,上海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慰藉(尼采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yp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