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这件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不难决定在日常的准备功夫怎么样。日常的准备功夫够了,要写就写,挥笔即来。准备功夫一点也没有,或者仅有一点,那你拿起笔来就会有些焦头烂额。那么,日常准备功夫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我们的写作非常重要。我们写作文,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东西,全靠观察和认识。我要写一次游玩的经历,你得有观察、感受的经历 ;我要介绍一种动物,你若没有观察和认识,便没有思路,瞎编乱造也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类似的例子太多。
班上总有些孩子,平时心粗气浮,甚至有些麻木,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今天老师布置作文了,他才有意去精密观察一下、仔细认识一下,这样的观察和认识,是有限的。更何况如果是考场上的作文,可没有时间让你另外观察认识。
所以,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去观察去发现去认识,才能写好作文。此外,就算不为写作文,养成这样的习惯也能为你生活增趣许多。
二、 平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语言和文章是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如果你平时说话总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没有条理,总有很多语病,这不良习惯也会在你写作中体现出来。
所以,日常说话得督促自己,不能违背语言的规律。我们用的得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不能“只此一家”。我们口头表达得遵循语言的规律,用词用句要规范,表达要有条理。如果一直出错而得不到纠正,那就会养成不良表达习惯,从而影响书面表达。
三、 平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语言积累之本,它还能拓宽你的视野,深化你的思维。重要性,不言而喻。课上教过太多孩子,有些孩子写作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文章构段非常清楚,也很有条理,但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一次这样,一个月过去还是这样,甚至一学期过去了还是如此。经过沟通,发现孩子平时从来不阅读,或者,做的是无效阅读。他有很多想法,可是他的思维没办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为他缺少语言积累。他想这里可以用个成语,可是绞尽脑汁想不出;他想描写下人物此时的心情,可是无从下笔……这样,长期以往,就会失去习作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综合以上三点,作文要写得好,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技巧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必须得双管齐下,你的写作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有大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