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女神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浪漫亦氤氲着凄清。喜欢李清照,是孤傲窈窕的外表下那颗细腻缱绻的情思,是洒脱不羁敢于表达自我不被左右的闲言碎语为之动的性情,她的敢于表达从来都未涉及到别人,她一直在诉说的是她自己,所以她不感到可耻,率真的她从不掩饰,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除此之外还有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这让多少须眉唏嘘。
十九岁那年,她嫁给了她的此生挚爱赵明城,在那之前他们两情相悦,李清照更是有“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和期待,结婚之前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心中颇有疑虑,担心现实和幻想,不久赵明城给了她极好的答案,让她无法自拔地沉醉在这段爱情里面。多少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他们执手在小径徘徊赏月。清晨雨露,是他们在说着梅花的故事,赌书消得泼茶香是他们的日常。就这样这段温情和陪伴持续了很久。
生在那个“才藻非女子事”的时代,大多数女子被世俗熏染,做好相夫教子的职责,纵然有才情也不敢显露,李清照是幸运的,他的父亲李格非尊重她的喜好,她于是遍稽群籍,造就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婉曲柔情是她的风格,她把婉约词做到了极致,不愧为婉约词宗。
她和赵明城的结合,是在政治的空白中的偶然,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可是好景不长李清照的父亲和赵明城的父亲政治对立,无奈下李清照父亲离开京城回到故里明水,在这之前李清照向赵明城父亲赵廷之求情,可换来的始终是轻描淡写的搪塞。这是李清照第一次感到人心的冷漠,政治的黑暗。她终归还是无力抵抗,选择了沉默,和赵明城也有些疏远了,她病了,被抑郁无奈压得很累很累。最后选择回到家乡与父亲团聚。两年的清闲却挥之不去离思,直到朝廷解除对他们的禁令,李清照又回去了,不久赵廷之死了,赵明城一夜成为了庶民百姓,无心于名利,他们选择去青州故里。他们自在生活了几年,赵明城被召去做莱州太守,他走了,总之没有带李清照,李清照再回到他身边时,他的身边已有其他女子,也许是他父亲的遗托,她没有怪他。之后赵明城又去淄州做太守,他们共赴。之后赵明城又去会宁奔丧,李清照则去青州押文物到会宁相聚,之后赵明城被委任会宁太守,后又被罢官去了江西赣州,后接到湖州太守的召令,却在途中患上了疟疾,不久在湖州死了,自此,李清照的心没有了栖息的地方,于是到哪里都是流浪。最后在杭州离西湖不远的地方定居。(本来不想连缀的,但还是简单地介绍下生平经历吧)
对于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想起在会宁,叛军造反,赵明城却爬下城墙要逃走,丢下了李清照,最后叛军未得逞,他也遭到大家的唾骂,李清照也对他十分失望,写下传至今日的夏日绝句,委婉地表明了她对他的懦弱,对国家的坚守。虽为女流,但是她奏书皇帝,直言朝堂之上的奸臣,可毕竟是女子之言,即使她忧国忧民,但是一己之力抵抗不了社会的污浊之气。只怪她生错了年代吧。
晚年的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充满故事的西湖,孤单地行走,享受最后的寂静,了却世间冷暖,在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