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作者: 伍诗韵Ruby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08:0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在去年就已经听过两遍了,这次的共读又听了两遍,很庆幸听到这本书,同时也证明了希妈为大家选书动了不少脑筋。

我很惭愧的说这本书里的误区我基本上都踩过点,三种父母我做了两种:控制型与贿赂型,所以能听到这本书是我和我孩子们的福音!每个人都会犯错,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所以我们不要过多的去自责,与其花时间去自责,不如多想想该怎么补救?

在听这本书之前我对孩子们就有控制行为,我清晰的记得我二宝前年年末时问过我一句话:妈妈你是不是想控制我们的身体,甚至是我们的脑袋?当时听到这句话我足足愣了十分钟,就直直的看着他回答不出来。因为当时我五雷轰顶,脑袋已经空白,原来我一直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做的事情被孩子认为是控制。这无疑是给了我很重一巴掌,从那时我就有了改变的意识。所以我在坑底拼命往上爬!

再到给孩子们外部奖励,上个学期还在进行的行为,是听了这书才爬坑的。那时候为了鼓励孩子,所以在他们进行了早读晚读或是早完成作业等等的这些事情,就给他们奖励红花,一颗红花一毛钱,这钱随他们自己安排。那时候确实效果也好,只是当3我有一天忘了给他们奖的时候,隔天他们就不做了,说你昨天都不奖励,所以我今天不干了。为了说到做到又给孩子补,当时就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幸好在听樊登老师讲其他书时说到了这本书,我就听了。所以说能遇到这本书是我和我孩子们的福音!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我掉了很多坑,幸运的是我掉坑没有在坑里躺平,而是选择爬起来把坑填平了再走。所以带三宝我有经验了,是带大宝二宝时掉坑得出来的经验!

孩子三岁之前对任何事物都是无条件吸收的,到了3—6岁就会选择性吸收,所以孩子越小越容易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少跟幼儿说“不能做”,“这不行”,“那不能吃”,3岁之前的孩子对这些词汇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当我们说:这不能做时。他会直接把“不”二字给去掉,只听到:这能做。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现在多数父母会做的事情:比如孩子拿剪刀。大宝二宝那会我是直接掉坑的,看见他们拿都会说:这个不可以玩的,会插到的。然后就直接拿去放高了,导致他们一直想方设法拿来玩。而三宝的处理方法我是用了引导式:宝贝这是剪刀,用来剪东西的,我们现在不需要它,妈妈和你一起把它放好?他就会很乐意的让我抱他去放好了。

这只是一个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这样做,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给足够的安全空间让孩子可以无惧无畏的去探索,孩子只有探索了思维才会发散。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好奇心,这东西不需要我们父母去挖机的,孩子天生自带的。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千万别把他们的好奇心给抹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jt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