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孩子的“孩子王”的前半生(我的小学时代和我现在的教学体会)
吕律著
在西北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县,我们一家住到1987年。我记得那年夏天,一个小家庭千辛万苦地搬回了江苏老家。
在此之前,我母亲和我的姨妈舅舅一样,在固原县城郊区的三线工厂区工作,是固原地区最大的工厂。我的父亲在县城中学做老师。起先我们一家是住在厂区的 家属院。我在工厂的附属子弟小学上到几年级,我忘了,大概是三年级。然后就转学去了县城的一个小学,相比而言,教学质量更好一些。但这样一来,上学的通勤问题就麻烦。县城小学离 厂区家属院太远了。
所以,后来我们一家就搬到了县城父亲工作的中学的家属院居住。我和我妹妹就都在县城城关二小上学,这样通勤近多了。可这样一来,我母亲的上班通勤就很远很远了。但是在那个年代,似乎调动工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母亲很难调到城里工作,所以,我想这也可能是我父亲最后决定举家南迁的重要原因吧,因为解决配偶随迁工作。而且,那时,很多像我父亲一样,在西北地区工作的国家名牌大学毕业生,逐渐都调走了。我家也一样。
那么,说说我的小学生活。我小学在两个学校读过书。前三年在我母亲和姨妈舅舅工作的机械厂子弟小学上学。毕竟是厂子弟小学,教学质量一般。所以后来几年我转学到了固原县城的城关二小上学。那所学校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校园中有一个固原县的重要文物建筑:文澜阁。为了写这一段,我特意查了一下资料,这个文物旧名魁星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2.3米,底部直径26米的高台上,为六角形三重檐庭式木结构建筑。1985年,也就是我在哪里上小学的时候,这个魁星楼重建了。我还有印象。在小学生的眼里,那真是一个恢弘的建筑。
小学生活辛苦而不失乐趣。学习就不用说了。我和我妹妹从小学习就好。每天看那么多书的确不是白看的。另外,每天很开心的事就是用父母给的几分钱零用钱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点糖果零食,我还买过蚕宝宝。说起来,我现在都有些惊讶。在西北西海固地区的高原上,可以养蚕。可的确是这样。只是我养的蚕没有桑叶吃,于是就吃榆树叶。 而榆树叶到处都有,太好找了。所以我印象中,我和我妹妹养的蚕一直长到了产卵,化蛾。真是令人惊叹的生命过程。这就是我养宠物的开始。
小时候,作为宠物而不是食物来养的还有,小鸡,注意,不是吃的,是宠物,可惜后来我们举家搬到江苏后,小鸡被送到了姥姥姥爷家,可能就被当成生蛋鸡养了。还有野鸡,不过没什么印象了。还有小松鼠,也没什么印象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蚕宝宝。每天吃榆树叶也能长得白白胖胖。可惜还被我和我妹妹同时养的小宠物鸡吃掉了几条。遗憾。
那时的小学没有课外班。放学后就是在家做作业,看书,看动画片。家庭条件有限,所以我和我妹妹从小也没学什么才艺,就是看书,无数的书杂志和报纸。没什么别的才艺挺遗憾。所以,我回国工作后,在北京工作生活,2008年买了自己的房子,我2010年搬进自己的房子后陆续添置了电子琴和电钢琴。买房装修布置家居买家具家电。手头一直不宽裕。大概是2015底买的吧。我再去查查购物记录。买了没几年。后来,电子琴送表妹了。我又给我小外甥女买了一个电子琴。
小学的时候,我父母除了书籍报纸杂志,还买了很多磁带听音乐。这也算是我的音乐启蒙吧。所以从小喜欢,直到长大,我快40岁的时候才给自己买了梦寐以求的电子琴。为什么买电子琴和电钢琴?因为真正的钢琴太贵了,买不起。以后再说吧。
我现在一直身处教育行业,虽然自己没孩子,但一直挺关注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情况。包括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老年大学教育。我之前在北京一个大学里教大学本科生硕博生第二外语,后来换工作后,还是在北京,在另一个大学的培训部,给来学习德语的学生上课。
我的一点心得,本科生的学习热情明显要好于培训部的学生。参加社会外语培训的学生有老有小,年龄层次不一。而且培训费都不便宜。所以有时我在上课的时候,看到有些学生花着这么贵的培训费用不认真听讲,觉得真的挺遗憾。但这无关我事。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已经有些麻木了。快要练到不喜不悲,不为任何课上的事情生气的佛性境界。上课讲课,尽心尽力,下课能在微信群里等地给学生分享我的课件。总之,尽到我的教书责任。挣我的课时费。但是与此同时我也始终关注各年龄层次的教育政策。不为什么,就是感兴趣。希望能有更好的教学体验。更多体会请参见我的微信公众号:律一德语学习室的众多教育类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