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甲部门领导小A带着他下属小C过来找我,言语中不乏抱怨与问责。
前几天,甲部门在进行深圳市创新人才申报,申报成功后,各位创新人才可获得部分个税返还。这里,需人力部小B筛选出薪酬符合条件的人选,并配合提供拟申报人员的薪酬明细。考虑到薪酬属于公司机密,我要求甲部门的对接人小C发邮件申请,当时她并不太乐意,而我却很坚持。
今天小A过来问责,是因为小B按照19年应发工资30万以上提供名单,而政策要求是应纳税所得额30万以上。与小A一起过来还有项目对接人小C,她强调了邮件和政府发文都是要求应纳税所得额30万以上,而小B的疏忽,导致现在通知准备资料的部分人员并不符合条件,涉及逐一解释。
我打破了大家有点“负面”的氛围,表示当前重点应该在于解决问题。一是补充符合条件人员;二是对不符合条件人员逐一解释。我愿意负责解释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他们安心地走了。而后,小B告诉我当时发现邮件措词有歧义,就找了小C当面确认,是小C说薪酬收入30万以上即可。我便提醒她,以后凡事可能涉及隐藏风险或存在争议的这种,都要用邮件进行相关确认。
写在最后,这个时代喜欢“快”,快到我们已经忘了从前为什么慢。正式沟通,不仅是一种流程规范且便于事后追溯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仪式感”会引起参与人的重视。他们会对自己要做的事更有敬畏之心,多一点认真、少一点草率。我们信任每个人,是因为信任,所以理解大家有着一样的人性。
本文实为原创,出自段某某。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推荐给你的朋友们。欢迎提问,说不定下期主题为你而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