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国人现在越来越热衷于健身运动了,许多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进行。事实上,对健身初学者来说常常会陷入一些健身运动的误区,不正确的锻炼方法会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伤害身体,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也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去避免它。比如有的人长期跑步运动肯定会损伤膝关节。如果能够避免走进这些误区,那么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只有进行有效且科学的训练,才能在“想做的训练”与“需要做的训练”之间取得平衡,才能更持久的保持身体健康。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健身运动的小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越累越好,力竭为止
这个误区是普遍存在于初学者身上,大多数的初学者都会有惯性思维,认为自己只要按照专业选手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就也能成为专业选手。这一想法忽视了专业选手的营养、休息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在参与、借鉴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时,初学者应该更注重训练中对动作的控制,而不是照搬训练计划。新手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且最有效的方法,并不代表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误区二:只做自己喜欢的训练
对于刚刚入门的健身者来说,经常会偏执地只想练某一个部位的肌肉。然而,当你只专注于一个部位的锻炼时,其他部位会成为目标肌群增长的阻碍,还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在健身的常识中,有一条黄金法则是“无论做哪一侧的训练,都在另一侧做等量的练习”。比如说如果做了20组胸部练习,那么一定要在短期内完成同等量的背部训练,只有让推和拉两道力量平衡,才能让整个身体平衡。
误区三:不注重细节
每一次正式训练前,一定不能忽视热身,包括动态热身、泡沫轴热身、拉伸等项目,能够促进血液流动,放松紧张的肌肉群。每周可以进行1-2次拉伸训练,这可以让那些失衡的肌肉得到调节。在训练完成之后,也要观察肌肉的平衡性,必须明白有些训练虽然很无聊,但是也是必须做的。一个好的训练项目,一般都是在“你想要”和“你需要”之间取得平衡,所以健身者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才能保证未来持续性地进行健身。
误区四:忽视身体
很多健身者会认为身体由不同的部位组成,把每个肌群当成完全分割开的个体,这种思维其实是缺乏了对身体和运动充分的理解。正因为有这种思维,所以有些人才会将不同的训练项目放在紧邻的时间段里进行,因为他们认为单个训练项目仅仅刺激到一个肌群。许多动作属于复合动作,这意味着一个动作并不仅仅针对一个部位,比如深蹲,不仅有腿部的参与,背部肌肉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拉伸。虽然关于健身的理论水平不必达到专业教练的程度,但是对于健身者来说,知道并遵循一些身体的规则,才能够让身体在最舒服的状态下完成运动项目
误区五:在各个健身目的前徘徊
互联网的普及,让健身者能够收集到比以往更多的健身信息,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的犹豫和徘徊。其实解决的方案非常简单,就是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经验制定一个合理的健身计划,在咨询过专业教练之后再将计划完全确定下来。记住并严格执行这个计划,以2个月为期,在这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了解哪些训练对于自己是有帮助的,这能够帮助你在健身这条道路上练成自己想要的体型。
这五个普遍存在健身初学者身上的问题,会让许多初学者陷入健身的困境之中。俗话说的好“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如果能够及时矫正,能够避免少走许多弯路,今后的健身之路会走得更加顺利。小编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自己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这几个问题,也可以请专业的教练辅助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执行健身计划,规范做好每一个健身动作,就一定能够练出理想的体型。
网友评论